《如何高效学习: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读后感800字
新年读完的第十二本书。佩服作者能在1年内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门计算机课程,想一探高效学习究竟,所以选的本书。
全书讲了作者自创的整体性学习方法。很简明扼要,为了加深这一方法的整体性认识,作者用一章总结来罗列要点,如果不读全文,可以从最后一章来了解。
在作者的这一套理论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高速公路”一说,感觉在作者脑中,建立了一座庞大的城市,把所学学科,化作不同的建筑,再通过建设高速公路来实现互通。通过所知所感,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学科联系到一起,进而实现了我们所说的触类旁通。
这种构建知识城堡方式,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和思维方法。比如,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复习,或临时抱佛脚等等。所有这些目的都是为了考试通过,或取得好成绩。而在毕业后几年,很多我们所学的知识,会迅速在脑中删除,留下学过,但已经还给老师的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很多原因跟我们记忆方式有关,我们是为了短时理解而记忆,仅限题目类型的解题技巧,或这一门学科,也就是说,各门学科的知识,在我们脑海中是零散的,所以才有需要很多时间,产生很大的记忆量。但如果像书中所说,把它建立模型,修建高速公路,使其成为一体,这样,只要我们想去某个地点,就能很快找出去那里的路径了。
书中还讲了如何有效学习知识,在通常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基础上,还要对知识进行拓展,纠错,最后应用。讲了如何记忆,其中一些有些书中也提到过,就是可以把10个数字进行编码,想象成不同的场景或物,通过夸张的故事情节来记忆,这样可以根据故事中的物来反推具体数字。其实,很多记忆类电视节目,有人被圆周率,大都采取了这样的方法,相当于把生活场景进行了编码,使和枯燥的数字,变得有图有趣。
总得来说,这本书很薄,很有料,但真正把他理解,拓展,应用到我们学习生活中,需要我们跳出固定思维,去慢慢,有意识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