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群山回唱》读后感_1400字

《群山回唱》读后感1400字

写于第15本书

评价:4星; 从文笔、情感、主题等各方面来看,这本书真心超越了前两本《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作者对情感和背景故事的运用也更加成熟,但有一点(我主观扣了一星)扣分了。也许习惯了中文书刊的逻辑,也许是作者写作方式的尝试,全书虽主线明确,但全篇跨越近60年,三代人的情感,成长,经历,而且每一章主角人物似无关联,跳跃性很大,让我不只看了N遍人物简介和小说介绍,也许这也是很多人没能坚持看完或者看偏了主旨的原因吧。这种写作方式真心非常不习惯,有能力和信心的读者可以尝试不看“剧透”一口气读完。

剧透:阿卜杜拉(男主)和妹妹帕丽(女主)和父亲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小村,因(战争、灾难、饥荒——贫穷)种种原因,妹妹帕丽在纳比舅舅的介绍下“送给”了家境优渥的瓦哈达提父妇(舅舅纳比是其仆人,司机),瓦哈达提夫妇无子女(纳比心仪女主人,而男主人同性恋,喜欢纳比),后来女主人带着养女帕丽(3岁)去了法国;纳比留下照顾男主人,男主人临终前将一切(遗产)送给了纳比。而纳比后来将房子租给了来支援阿富汗的“无国界医生”,其中一位就是马科斯(整形外科医生),此人也是全小说的纽带,跨越三代人近60年的故事情结全由他联系起来。马科斯从纳比口中得知了一切,并遵纳比的遗嘱将一封信交给外甥女帕丽。此时已跨越半个世纪,男主女主都早已成家,有了各自的子女,阿卜杜拉特意给自己的女儿取了一个和妹妹一样的名字——帕丽,并在他失忆之前将自己为妹妹珍藏了一生的各色奇异羽毛留下来,而妹妹也记不起了自己童年的一切(当时太年幼),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兄妹最终重逢,却忘记了彼此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然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开篇巴巴.阿尤布和魔王的故事,它也是小说全篇的伏笔和映射,巴巴.阿尤布为了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的幸福,被迫离开了他而选择成全儿子的幸福,自己也喝下魔王的药水(类似忘情水),最终阿尤布也有了自己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永远带着莫名的隐痛。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巴巴.阿尤布,曾经我们也被恶魔带走过心爱之物,我们也因千万种原因放弃,我们也历经艰辛收获了幸福,同时我们也失去过。也许在某一天,我们也会向阿尤布那样,听到一阵阵铃声,它如风似梦,如海边的潮水袭来,美好而残忍。也许,遗忘也是一种另类的幸福,于阿卜杜拉来说,早日遗忘那份对妹妹的牵挂,也是一种解脱。想起了TVB版《倚天屠龙记》,结局时周芷若忘记了之前的一切,和一个爱他的男人宋青书幸福的生活在汉水河畔,这些种种,也许是作者或编剧对他们的另一番慈悲。

至此,胡赛尼的三本书看完,从《追风筝的人》里学习正直勇敢真诚;从《灿烂千阳》里学习坚忍善良乐观;从《群山回唱》里学习豁达无私感恩。

附上初读这本书时喜欢上的一首诗:

《路人》

不知为何,明明想和你说话,

却骗你说,风雨正好,该去写点诗句。

不必嘲讽我,你笑出声来,

我也当是天籁。

不必怀有敌意,你所有心计,

我都当是你对我的心意。

我的宿命分两段,未遇见你时,和遇见你以后。

你治好我的忧郁,而后赐我悲伤。

忧郁和悲伤之间的片刻欢喜,

透支了我生命全部的热情储蓄。

想饮一些酒,让灵魂失重,好被风吹走。

可一想到终将是你的路人,

便觉得,沦为整个世界的路人。

风虽大,都绕过我灵魂。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群山回唱》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