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1500字
年少不读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全书读完后对曾国藩还是有了一些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人物刻画很现实,有正面的描写,也有反面的描写!尤其是对于人物在关键节点的心理描写很生动,很实际。感谢作者并没有把曾国藩写成一个完全的圣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俗人!使这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高了!
读完书后还是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曾国藩的粗浅认识和心得吧!曾国藩生于晚清,正值天平天国暴动,捻军叛乱,国贫民弱,内外交困之际,大清国实处于危机存亡之秋。关键时刻曾国藩走上了平乱的道路,自己组建湘军,推荐左宗棠组建楚军,李鸿章组建淮军。力挽狂澜,一举攻灭天平天国,又支持李鸿章平灭捻军。力主韬光养晦,师夷长技以制夷,造轮船,建工厂,学习西方的机械技术,为洋务运动开创了很好的基础!并且指出,中国以后几十年的最大隐患来自于海上,最大的敌人是各国的海军,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很有先见之明!只可惜,生不逢时,未遇明主,空有满腔报国之心,却至死都带着一身遗憾!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谈谈对曾国藩的认识。
一、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晚清政府已是千疮百孔,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手握二十万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尽管有很多人劝他学赵匡胤陈桥兵变,或者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立志做乱世之能臣,一心一意辅佐皇帝和太后,做着振兴中华的梦想。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我想这就是他的初心吧!但是从他的身上也可以看出,经过200多年的清朝统治,从开始的激烈反抗到后来的默默顺从乃至死心塌地,一种奴性已经深入汉族的人心,实是一种悲哀!
二、虹贯荆卿之心,而见着以为淫氛。碧化苌弘之血,而览者以为顽石。曾国藩的成功是受着质疑一路而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屡败屡战!但是,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去,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也构成了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他自己的总结就是“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半”。不管怎么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用在曾国藩身上还是挺实际的!在自己一路高升的时候,曾国藩也很重视人才的培养,推荐了很多有用的人才给国家,这些人后来也成了国家的栋梁。如:李鸿章,沈葆桢,容闳等!
三、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我觉得曾国藩并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个俗人,而且也不是什么资质过人的人。可是他成功了,靠着自己的毅力和不可遇求的时势,成了受世人标榜的成功者!是人就有犯错的时候,我们不可否定他的功绩,但他却也存在一些错误!比如:处理天津教案;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没有对湘军进行很好的约束,使湘军对百姓造成了很大的残害;内部腐败严重,军纪很差,官兵为钱打仗思想严重;中途失败时自己做了鸵鸟,当了甩手掌柜等等!
曾国藩的一身,打仗不行屡败屡战,但是他的识人用人御人还是比较好的,很好的运用了手下人的长处,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曾国藩的为官之道一直很受官场中人的追捧,“明用朱程之名分,暗效申韩之法势,杂用黄老之柔弱”,深得做官的精髓!曾国藩的做人也深得我辈学习,勤修于内,节俭于外,不贪图享受。他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方可望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忘有成!”这些话放到现在无不是至理名言!
总之,书是一本好书,读一遍还是很难看懂看透的,我觉得非常适合再看一遍!曾国藩的成功得益于天时,得益于自己的努力。不信书,信运气,本事再大,任何事情不能居全功,要让一半与天!做人永远要谦虚!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