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1100字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1100字

和共读这本书的其它近8万人一样,我也是因着最近热播的同名电视剧开始看这本小说的,这是看到的第一本从党的角度,正面剖解近年来的官场权谋拉帮结派、官商勾结捞金及GDP政治价值导向的小说,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有鲜明代表性,角色也经得起出处回溯和归处推敲,当然,作者放大镜对准的焦点主要是政法反腐反贪,主要案件也就是导火索大风厂的工人股权侵占,这是国企改革中后段的经典桥段啦,如果给作者更多的史实研究,再往前一些,在国企改革,很多中小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侵占,恐怕会更加触目惊心,去年党承诺说不追究一些企业的原罪,让企业家们放心搞经济,主要也是这个缘由。作为一名党员,我曾在懵懂时期对着党旗庄严宣下人生第一个誓言,而后末入云云泥流,身心皆是如此。在这里,我也想发表几个意见,我想,党组织应该不屑于浪费资源来跟我这一草根计较的:首先,赵德汉这一人物,把时间镜头拉到100年以后,赵这一教科书式的案例,应该会被后来者看作一个极具讽刺色彩的可怜形象,可怜可笑胜过他的可恶;其次,政府应该调整不同职能部门不同岗位公务员的薪酬待遇,引入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机制,对于一些承担巨大责任而且掌握较大资源处置权限的公务员和岗位,应该提高待遇,以前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一流人才都在官场,有能力的人,也勤奋工作,就该给予高的待遇,而不是采取账面工资拉不开差距账面下无穷尽的种种特权福利,这种不公开不透明的福利,本身就像腐败的引线,如果说这是公务员薪酬机制的问题,那么,这种机制的源头之一,可能是我们的党章和宣言,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拜金主义喧腾的时代,锣鼓喧天搞经济发展,空气中都迷茫着金本位的因子,却让鼓手自己无私奉献,这不是考验人性么?为啥好端端地要考验公务员这支队伍的人性呢?不再遮遮掩掩以不公开的福利代替市场化的薪酬体系,这样谁的心里都敞亮些。其次,中国的市场经济有个前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起来是中国国情,其实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纯粹的市场经济,是商业的纵横与博弈,哪怕波动,成本和价值总会找到其均衡点。
黄河的水,浩浩荡荡,顺流而下,就像这三十多年的改革浪潮,源头都是清的,一路下来,既惠泽民生滋养繁荣,也卷沙裹泥清澈不再,这是自然规律。到了历史这个节点,反腐成为必要与必然,不然,这黄河水泥沙太重,都要流不下去变得干涸了,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啦。多年以后,地质学家告诉后人:这里曾有一条河流,后来干涸了。历史学家告诉后人:某年到某年,曾是一个叫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自己作死啦。
所以,反腐与其说是为人民,不如说是救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