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900字
王阳明的一生光彩夺目,年轻时纵容自己性格去做被人讥笑之事。精神上的艳遇令他早年内心世界放荡不羁;中年时,持重内敛,委曲求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剿灭贛匪,平定叛乱;晚年时,传播心学,惠及苍生,平定匪患。他创造了很多人不可能创造的人生成绩,散发了很多人不能散发的光辉,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诠释了完美的人生,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泽被世人的人生价值。
心不妄动而能安静,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从容不迫,闲暇安适。
良知就是造化的精灵,能生天和地,能造鬼和神,能度一切苦,能化一切哀。总之,只要拥有良知,就能生活在极乐世界。
不要操心你的人生,但要操心你的良知。
人真正的风度是遇到变故遭遇屈辱时,能够如寻常般平静,不辱不怒不惊。
人必须通过做事来磨练自己的心智,磨砺自己的心境,这样面临事情时才不会乱,处理事情才能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才能做到“动时心也定”。
好表现的人必是自以为是的人,人生在世,最大的弊病就是好名。
愤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愤怒时,身体会分泌毒素,无异于慢性自杀。
按良知的指引去真切的为人处世,并持之以恒,圣贤的境界就在眼前。
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我们要经常实践自己的善意来炼心,把自己的心炼成仁者的心,长此以往我们就会成为伟大的人,孟子说了,仁者无敌。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世间任何事都不要强求。
圣学无妨举业。
荣辱不在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酒色荣辱都是身外之物,如果心外无物,何尝能为物所迷。
人有建功立业之心没错,但千万不要把这种心当常态。我们应该时刻格自己的心,心如明镜,物来则照,勿刻意追求。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读王阳明,就是读明代历史;读王阳明,就是学心学大智;读王阳明,内心无限钦佩其文治武功;读王阳明,无限感怀我大中华人才辈出,文化灿烂。嗟乎,所谓读史生爱国心,该是如此。套用孙涛的口头禅:我骄傲!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