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摆渡人》读后感_1800字

《摆渡人》读后感1800字

《摆渡人》 --克莱尔
【故事伏笔重重】
1、迪伦在火车事故中死亡的事实其实在故事开头不难推断出,作者在第一章大篇幅描写了迪伦有一个离异的家庭和少有朋友陪伴这些生活经历,以至于当火车事故发生后,死去迪伦的灵魂认为火车上一片死寂只是因为其他人都幸运地已经从另一侧的出口逃生出去了,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一贯如此”而被孤身留在了火车上。迪伦从火车上逃生出来的一系列疑惑 “这里没有警车和救护车,没有一大群穿制服的男男女女上来对我温言抚慰 检查伤口”我想 这是作者想透露给读者的讯息:迪伦已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了。
2、“终于见面了”---当迪伦从火车上逃出来和坐在山坡上用冷眼旁观的眼神盯着迪伦的崔斯坦相见时候的一句话,“终于”两个字我揣摩了很久,似乎对崔斯坦去遇见迪伦是一种“使命感”,疑惑的解开直到第十一章 崔斯坦认为无法再对迪伦隐藏秘密 告诉了她 “我是摆渡人,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我告诉他们真相,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
3、最大的伏笔当我读完整本书才幡然醒悟 ---迪伦在摆渡人崔斯坦的一路护送下,顺利跨过荒原,进入了灵魂们该去的那个世界后,与一位久经世故的灵魂依莱扎那次交谈。迪伦问道:我和他能穿越到我的世界吗,那个人间。依莱扎回答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迪伦。我所知道的都是回来的人告诉我的。 直到结尾,我看到迪伦和崔斯坦一起穿越回到了人间,才知道迪伦当初带着崔斯坦回去的做法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只有失败者才会返回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别人,成功者会一直走下去不回头。所以依莱扎所知道的事都是失败者的故事,因此她不够勇敢,安于现状的在小屋里等待着丈夫死去来和她相遇。
【崔斯坦】 再来说说崔斯坦吧,灵魂的摆渡人,千万年轮回着做重复的工作,其实和我们现在社会里那些缺乏热情的人类别无二致。他说过自己在一无所知的迪伦面前总有一种优越感,自以为对两界之间的游戏规则了如指掌,却不知道只要眼睛不去看恶魔,恶魔就不会近身,我想是因为崔斯坦并没有真正地去热爱摆渡人这份工作吧。想起崔斯坦刚遇到迪伦对待她冷漠厌恶的表现,正如现代服务者面对一个个顾客麻木的表情,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荒原,崔斯坦才是真正需要被摆渡的人。
【迪伦】大家都认为迪伦是一个勇敢的女孩,我认为她的勇敢不是得知自己死亡事实后的坦然 ,也不是在荒原里和恶魔的生死决斗,而是她重新返回荒原的那一刻。记得那次谈话依赖札告诉了迪伦如何返回荒原的秘密:
“你从任何一扇门都可以到那儿,关键不在于门,在于你”
迪伦:“要是从任何一扇门都可以到达目的地,那每个人都可以试一试了”
“不是这个地方不让他们走,而是这些灵魂自己束缚了自己,他们内心深处知道再次穿越回荒原很有可能会死,但是如果他们有足够的耐心老老实实待在这儿总有一天他们会和亲人相聚”
我读到这儿,想到了有多少人空有一身报复但是怕现实的残酷,有多少人抱怨工作的不如意却不敢毅然辞职自己去创业,有多少女孩期盼有一份美好的感情但是害怕被欺骗不敢踏出那一步....包括我也是另一个依莱扎或者是另一个乔纳斯。曾经听到一个句话“没有不图回报的感情”人类是自私的,最喜欢自以为聪明地去权衡利弊,所以我敬佩迪伦打开那扇门的果敢,和她对崔斯坦真心的深信不疑。我自问自己没办法做到像迪伦那样勇敢,那样毫不犹豫的去相信一个有很多理由可以值得怀疑真心的男孩。就单凭崔斯坦给了迪伦一个轻浅的吻,我的理智会告诉自己这完全可能是崔斯坦骗迪伦安心过界的幌子,看到迪伦单纯的内心我自叹不如。
感谢克莱尔 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这本书 冠以 伟大的爱情故事 也未尝不可 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勇敢的像迪伦那样去爱 。同时 它所描述的虽然是一个虚幻世界的游戏规则 但也是我们社会规则的体现 我们无力的遵循着社会给我们的游戏规则 不敢违抗 比如崔斯坦也有自己身处规则之中的无奈--“我没有选择...我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的双腿并不属于我...” 但也有像迪伦那样无知者无畏的女孩--“崔斯坦,我们就试一下好吧”
迪伦因为崔斯坦从一个自卑的女孩变成了能坦然面对死亡、果敢的人,崔斯坦也因为迪伦的到来有了人的感情 、愿意违抗游戏规则而去守护自己女孩。我们都知道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那么迪伦又何尝不是崔斯坦的摆渡人。
我们一身会遇到很多的人 我们的相遇 是一种互相负责 互相摆渡对方去另一个彼岸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摆渡人》读后感_1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