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局外人》读后感_900字

《局外人》读后感900字

《局外人》 [法] 阿尔贝·加缪
关于《局外人》,其实上个月便已然读完了它的90%,却迟迟不敢去读关于它的结局。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而已,一个名叫默尔索的男子,因为朋友,卷入了一场枪击案,而在审判之时,所有人讨论的并不是为什么他会枪杀该名男子,也不是案件本身,所有讨论的中心都集中在了,默尔索在母亲去世时,没有流泪,并没有想见母亲最后一面,并且他在母亲的丧葬期间,吸过烟。等等。在这个讨论中,默尔索被定义为了冷血残酷的人,也一定是因此才会犯下杀人之罪,最后,被判处了死刑。
默尔索是一个没有太多欲望的人,所以这让他看起来也没有太多的情感表现,似乎怎样的生活对他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他愿意去结婚的女人,是因为他喜欢和她在一起的感觉,而不是爱她。母亲的死他并非不难过,只是他没有大众认知下期待的反馈,他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他的邻居是个麻烦的家伙,可那人对自己是不错的,所以他没有思考太多,也愿意同他有所交往,可人们却觉得他拥有这样一个朋友,他也定非善类……就这样,默尔索成了这个世界的对立面,成了所谓生活的局外人。
人在群体之中生存,对于群体利益的维护,其实也相当于对自己利益的维护,因此,人们对所谓并不在所谓的情理之中的事,总是抱以额外的想象。人们都太容易被弥散性思维所控制,无论被看见的那一个点是所谓的优秀的,还是不合理的,人们都太善于把它扩大化,甚至以一点便能描画出整个人,即便会是错的。而人们对于不同行为的不解,也并非真的不解,事实上是潜意识里不允许与自己行为不同的存在,否定了对方的不同,即是对自己的肯定,一切不同的存在都在潜意识里被视为了一种对于自我利益的侵犯。
其实人活在这个上世界一直如此,我们被他人不解,也在误会他人,人总有自己站驻的利益方。制度和规则的产生,让人们在心底给自己划分了阵营,大家讨论的其实不再是某个人本身,而是一切与自己不同的存在。而从每个人的角度来说,谁人在更多时候成为了“局外人”谁人就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但对于自己的选择,不悔便是,怎样的活法儿,都还是将归于活着本身,但依旧希望,我们都可以直面自己的选择和自己本身。当然,除了上述之外,也希望我们对待世界的看法,不要让他人成为默尔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局外人》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