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1984》读后感_800字

《1984》读后感800字

(一)
看过《动物庄园》后再看《1984》,很难想象两本书出自同一作家之笔。前者像一则寓言故事,映射当时俄国社会存在的弊端。而后者则成为了一种预言,其主要原因是作家具有的强大的远瞻性。这次他没有像老驴本杰明一样虽看破世事却沉默不语,而是选择用手中的笔墨为后人敲响警钟,当然,后人们也十分争气地“不辱使命”,将文中提及的残暴、仇恨、恐惧和漠然一一应验(中国十分典型)。这也是为什么同为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却在中国反响最高的原因之一。
其二,中间过多掺杂了对我国建党诸多问题及矛盾的群嘲,引起某些叫嚣并憎恨小粉红的团体的集体高潮。这一小部分人总是不希望他的国家偏离书中想象的轨道,并随时持有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我虽也没有像从小学校灌输的那样热爱党和国家,但却很鄙夷这部分人的狭隘思想。
(二)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1984是一本很枯燥的书,它没有《我们》中紧张刺激的人物带入情境,更多教条性、哲理性的东西灌输于我们,寡头主义那几章尤为典型。但这几章在极大程度上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的真正涵义。正如温斯顿所认为“最好的书应该告诉你那些你已经知道的事情”,我简直不能更同意。
而作为一本小说,它同样具备分外出彩的故事情节,书中最让我拍案叫绝的神转折有两点,朱丽亚那张写有“我爱你”的纸条和奥伯良现身仁爱部,同时这也是最让我充满希望和分外痛心的两点。
(三)
当信仰被摧毁土崩瓦解,当自尊被蹂躏践踏,当爱成为可耻的挡箭牌,我们便主动屈服于思想的禁锢中,成为政治的傀儡,党说二加二等于五,那一定是五。我们可以被赋予思想自由的权利,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
也许我们都生活在巨大的谎言之中,口口相传的历史不过是被统治者反复更改的谎言,从禁片到禁曲再到禁vpn,他们永远都在害怕真相披露在群众面前。
我们所能抗争的只有秉持自我,保持愤怒,为爱和真理发声,即使力量微小并冒着被同化的危险。
如果有希望,希望就在无产者身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1984》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