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刺》读后感_1700字

《刺》读后感1700字

孩子被人期负而不敢还手,和天生的性格有关也和后天的教育有关。正好看到了一篇武志红老师转载的文章,分享。

在德国,有专门针对四岁以上儿童的自我防御课程,由专业老师教授孩子如何识别侵犯、反击别人的侵犯和自我保护。

尤其是进入幼儿园和小学之后,孩子的活动范围不再限于家长和老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很多欺负都发生在看不到的地方。大人无法时时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就只能靠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了,这也是成长必经的痛苦之一。要让孩子敢于说不,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是从小培养权利意识。

我们国家没有这个,从小就是委屈求全,别人抢自己手上的东西,就给别人,心里好不高兴,也没有办法。好窝囊的人生。

其实,先来后到,是容易做的,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啊,只会告诉我们,你要忍,你要让。很想骂人,这些放屁的东西,害了我一生。

其实我自己也是这种“你要忍,你要让”思想的受害者。

和大家讲讲我在德国的经历。有一次,在室外的公共免费游戏场地上,我刚把悠悠抱上秋千不到10秒钟,就从远处跑来两个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孩,她们非常有礼貌地问我:“可不可以让我们也荡一荡秋千?”

我当时发自内心佩服孩子的问话,觉得她们能向陌生人提出这样的请求勇气可嘉。

被孩子这么有礼貌地一问,我马上不好意思地回答:“可以的,悠悠再荡一会就让给你们了。”

然后在那两个女孩热烈期盼的目光下,我开始劝才荡了一分钟的悠悠把秋千让出来。

最后,悠悠极不情愿地被我抱下了秋千。

我还在试图开导她:“我们可以去滑滑梯啊!等下再来荡秋千。”

令我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发生了戏剧化的一幕。

那两个小女孩中的其中一个又去了我们旁边的秋千,问了孩子的爸爸同样的问题:“可以让我也荡一荡秋千吗?”

结果那个爸爸说:“我们也是才来的,等我们荡完了你可以荡哦。”

啊啊啊!我当时听到这个德国爸爸的回答,心里感到非常震撼!原来是可以拒绝别人的!是可以说不的!

我为什么不敢?我为什么要觉得不好意思?我为什么要牺牲女儿的快乐去取悦别人?

那个爸爸还是在我们前面开始荡秋千的,但他就觉得:

“这是公共设施,我也才荡两分钟啊,我女儿荡得正开心,为什么一定要让给你?

你可以有礼貌地提问,但先来后到的原则是要遵守的,不让给你是我的权利!”

最后,我看他们又荡了将近10分钟才离开秋千,而那个小女孩早就已经去玩别的设施了。

这位德国爸爸的回应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权利意识和教育方式。

原来在沙坑有孩子抢悠悠的玩具时(公共玩具),我总是不好意思对抢东西的孩子说不,而是教育悠悠:“你要和别人分享啊,一起玩。”

或者转移她的注意力:“要不我们换个玩具玩吧,你看那里不是还有一个铲子吗?”

总是在教孩子照顾别人的感受,却忽略了另一个方面——教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期间,家长的行为尤为重要,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或者向他们展示可以怎么做。

比如:“这个玩具我的孩子正在玩,你不能就这样抢走。请把它还给我,等我的孩子玩完了,我们可以给你玩。”

以前悠悠想玩秋千,等了很长时间别人还不让,我总是鼓励她:“你去问问他们能不能让给你玩啊。”

其实,我鼓励悠悠去问,只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的胆小罢了。

我自己不好意思问,才把女儿往前推。“秋千事件”后,我痛定思痛,决定改变自己。

我想,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替孩子维权,又怎么说服孩子做到?她还那么小,只有我先做到,她才能从我身上学会。

后来我会主动对霸占秋千的人说:“悠悠已经等了很久了哦,你们玩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轮到她玩了?我们要轮流啊。”

(虽然有先来后到原则,但也不能将公共玩具占为己有,一直不让别人玩。别忘了,除了先来后到,还有轮流原则!)

有一次在游泳池,几个孩子拿了我们闲置在一旁的球玩,这也挺正常的。但是玩着玩着他们把球越抛越远,甚至有带走的迹象。

我只好抱着悠悠追上去,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球,你们已经玩了一会了,现在我们想玩了,请还给我们。”

当然,每次做完后,我都会跟悠悠说一句:“以后你也可以向妈妈一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希望让悠悠看到,妈妈是如何在维权的,也希望她能从我的行动中汲取勇气和力量,最后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刺》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