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读后感2300字
读来最恨的便是时光匆匆无情,个体之普通渺小。
老街里巷中长大的孩子,里弄中家常里短、流言蜚语都是逃不脱的。作者在小说开头对王琦瑶的一系列用语,就可见王琦瑶大概不会过好自己的一生。本应处在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的她却有着极深的和城府和缜密的心思。当名利的大馅饼从天而降,小门小户的普通家庭出生的王琦瑶哪里顶得住这种诱惑,出名出风头大概能满足所有在那个年纪的花季少女,没见过多少世面便容易被名利冲昏头脑。从这也能深刻体会到富养女孩的重要意义。王琦瑶太早出名了,早到她还没有下一步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即便有,日新月异的上海所投注的光圈又怎是为她一人,时代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可惜她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愿明白这个道理。
王琦瑶的成名一路顺风顺水,满目繁华,反到记不清真实的生活了,生活应该是一步一个脚印,应该是家常便饭,平平淡淡。被一时风光冲昏头脑的王琦瑶搭上余生去重新体味生活。
王琦瑶的悲剧大概和她的生长环境与家庭教育分不开。王琦瑶直接搬到蒋丽莉家住,并且是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家庭没有站出来要她搬回家,自己又不是没有家;看着王琦瑶由陈主任车接车送,不加以批评教育,反倒是替女儿瞒着陈先生,眼睁睁看着女儿成了别人的情妇。正常家庭哪怕是小门小户,也不至于对女孩家的名声如此懈怠吧我时常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家庭?直到王琦瑶怀孕,她母亲伺候做月子时,对康明逊的一番指桑骂槐,让我深感王琦瑶和她母亲如此相像,如出一辙,小家子气。小门小户渴望万千世界,用蒋丽莉母亲的话便是
母亲又说:这样出身的女孩子,不见世面还好,见过世面的就只有走这条路了。
之前我对王琦瑶根本喜欢不起来,她对友情的态度让我失望,仿佛别人都是她的佣人,依附必须她,她是主动的强势,而别人对她的讨好巴结却反被她利用。她的友情里没有以心交心,更不允许自己失了颜面,是不平等了。她对李主任的感情更多的像是乱世中紧握的救命筹码,对这个有钱有权的长者的依赖,这个避风湾给她带来的安全感在这乱世中不是她的小门小户能比的,因而她不介意当情妇,这样的王琦瑶我是有些看不起的。
真正让我产生同情与好感的是她与女儿之间,她和女儿的相处过程,就所有的母亲与处于青春期的儿女一样,大多数是无痛痒的小吵,当潮流由摩登改名为时髦,王琦瑶不再是时代的主角,女儿这一辈的人闪亮登场。他为女儿能找到小林这样的女婿,真心感到开心,时常说女儿是傻人有傻福。或许是自己的曾经太过耀眼,当烟花散开后,便只剩零星火点苟延残喘,他到希望女儿平凡一些,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有些感慨,时光的速度是那么不起眼,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几代人的故事。 眼见着王琦瑶从小姑娘变成少妇,又从少妇变成母亲,如今他的女儿也到了十七八岁的年纪,时代不再是她的时代,小一辈的人成了主角,正如现在我们是这一代的主角,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一代登场,难免有些承受不住。回过头再想想妈妈这一辈的人,也是个个从青春年少到养儿育女,熬走了青春,熬走了青丝,留下了眼角的皱纹,发福的四肢。不禁唏嘘感慨
她起身走到厨房,为这几个孩子烧点心,耳边是那不解忧愁的笑声,心底反渐渐明朗了。想到底是些年轻人,在一起不分你我,只顾着高兴,也是福分,大人不该去扫他们的兴。她替他们做了几样点心,吃过后又打发他们去看电影。等他们走了,一个人坐在陡地安静下来的房间,看着春天午后的阳光在西墙上移动脚步,觉着这时辰似曾相识,又是此一时彼一时的。那面墙上的光影,她简直熟进骨头里去的,流连了一百年一千年的样子,总也不到头的,人到底是熬不过光阴。
她对始终没有定下来又和她自己如此相像的张永红说的那番道理都发自内心,这些都是她一步一个脚印探出的人生啊,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呢?可以从前没有人告诉她这些道理。
王琦瑶知道,像张永红一类的女孩子,总是要犯高不成低不就的错误。
这样的王琦瑶才算是有魅力而又吸引人的。
王琦瑶后来在平安里前前后后又邂逅了几段感情,只是他们都藏这平安里的深巷见不得阳光。感情这回事就像水,满了就会溢出来,哪怕是盖住,也回从缝隙里就出来,何况是一个单身女人的感情,其中又夹杂着些许依赖。我不想去过多评判她几段感情的是非,但明显从中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当她怀了孩子,康明逊家的人又好像知道他们间的关系时,王琦瑶是有些开心的,高兴能闹得生米煮成熟饭最好,那时的她,仿佛还能和世俗做一番较量。
王琦瑶吃惊之余,竟意外地有一些欣喜。她想,干脆事情闹开,窗户纸捅破,倒会有料想不到的结局,像他们这种旧式人家,都是爱惜面子的,生米煮成熟饭,不定就睁眼闭眼,当它是个亏也吃下去了。
当她后来又遇到小了,他十几岁的老克腊时,不同于当年和康明逊一起时的果敢,王琦瑶真的老了,与这世俗叫不动板了。
他继续着对王琦瑶的批判:你不敢正视现实。王琦瑶点点头同意,再要听下去,他却无话了。王琦瑶就冷笑一声:我还当你有多少大道理呢!他一听这话,几乎要炸,张开嘴又不知要说什么,却一头扎进王琦瑶的怀里,耍赖地抱住她的腰。
王琦瑶年轻时的心高气傲,算是被这生活一点一点的磨平,而后永远的被时代抛弃了,这时候她知道了先前试镜时那个倒在床上的女演员其实是自己,我知道了是死于他杀。这上海这座繁华忙碌的城市里,又有谁会知道一个王琦瑶的离去呢?
小说的现实生活气息浓厚,生活便是这样,不同的人们在一个个盒子里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他们跳脱不出这些盒子,不看不到命运结局,自是走一步看一步。经历的事情都无法回头,每个人的一生都一样的渺小、短暂,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长恨歌》读后感_2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