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读后感800字
人生在世,最可怕是TMD蠢人
这是一篇书评,“TMD”送给杀人犯网约车司机。平台上留有真实信息,为了强迫的一炮,不惜杀人和自杀(凶手虽然还没抓到,但其实已经相当于社会性死亡了),是有多蠢。想到了近期看的这本东野归吾的小说《信》。书本身不是喜欢的类型、也不是推理小说,大体讲的是一心想让弟弟上大学但苦于没钱,不得已偷窃曾经服务过的有钱独居老太太,谁知被发现一时血热演变成抢劫杀人。。。从此,哥哥入狱、弟弟过上了漫长被歧视的道路,作为杀人犯弟弟的身份苟活,念书、唱歌梦想、恋人、工作等等,无论多努力掩盖、多努力生活,总是很快被周遭识破杀人犯弟弟的身份,不断失去,活在歧视里。是不是开始想“怎么可以这样,男主这么努力,又不是他杀的人,怎么能这么对他”,这时作者甩出一个观点“有歧视,是当然的事情”。是啊,人都是自私怕麻烦的,作为杀人犯的弟弟,我跟你相处很局促哎,既不能明显歧视、又实在推不倒心里的墙,于是只好能躲则躲、尽量避免交集,这叫“歧视罚”,对杀人犯亲属的区别对待实际上是对杀人犯的惩罚的一种,威力巨大、效用持久。这个观点,颇受震撼,想了好几天。书里的杀人者哥哥一时犯蠢,事后一直忏悔,可能跟网约车司机不是一个蠢法,但性质是一样的。杀人犯司机无论什么时候被抓到,他从杀人的一刻就不再是正常社会人,他的家人也不再是正常社会人,再也不能正常生活。遇到一个蠢人,被害者一家子的一辈子、施害者一家子的几辈子毫无缘由就毁了,没地儿说理,没有出路。所以说,人生在世最可怕是蠢人。
回到这本书,歧视罚三个字深深记住了。作为社会人,对自我言行要有敬畏之心,影响的不光是自己,当然也就没有仅凭自己就做决定的权利。远离蠢人,更不要做一个受冲动控制的蠢人,时刻谨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信》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