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乡土中国》读后感_13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300字

费老语言清丽,浅显脱俗,虽有些语句现在阶段,无法理解,但为我辈提供了新的思路,让我第一次知道社会学,原来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每个人的语言、行为举止,甚至思想,都是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成长环境所致。这就够能够更加宽容的对待眼前人和事,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讲,事物的本身是没有对错的,所以思维差异也很容易理解了。
有两个词语,印象深刻,分别是“差序格局”和“人造欲望”。所谓差序格局,就不再赘述,从这个概念来讲,每个人都是一块石头,而与自己产生关系的,便是石头落入水中的涟漪。我们依靠着水中的波纹,一圈一圈的划分着眼前的人际亲属关系。因此便有了公私之分、亲疏之分。倘若这份私利被别人占有,便大张旗鼓的对别人斥责,是正义吗?还是因为自己求而不得产生的愤恨呢?
所谓人造欲望,即社会体系与规则先于人出现,尤其是在变化较慢的乡土社会,一代一代的人都按照一个行为模式去生活,受教育,祖先的智慧已经清楚知道出了有关社会各个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予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你只需要一步一步按照社会规则行为处事就可以,而不同去问为什么。假使社会变动较慢,这个规则可能存在一百年甚至更久,而在此之间出生、生长,老去的人们,都会一步一步加固这个体系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和教育吧。而人造欲望呢?是社会不仅知道你怎么想,甚至是潜移默化的叫你这么想。哦,这样想起来,有点无聊哎。尤其是在达尔文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我们想的到底是在为什么活着呢?
费老在社会动乱之中,将自己作为了人类学实验的对象,以自己一己之力,对社会学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时常会歆羡民国时期的大人物,不论男女,都是才华横溢而又有民族大义的人。可能是当时时代与环境影响所致。而现代社会好像也不错,只是好像物质的饱足对应的是精神的匮乏,每个人都显得浅薄而无知,贪婪而自私。
当今社会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的乡土中国罢,所有人在热闹追逐的,真的是发自内心想要的吗?还是社会文化的教化带来的思想单一?毕竟规则与制度不会轻易改变,而现在放眼望去,弥漫至全球的娱乐至死和消费主义,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旋律。这种大趋势下,很多人都对闪亮的生活趋之若鹜,表面是解放自己,实则是将自己更加禁锢在牢笼中,成为新型网络社会下的劳工,不仅自己浸淫其中,更是社会话语权和社会规则的遵循者。而临近可爱的618,消费主义又铺天盖地而来,仿佛你没买东西便是吃亏一样,我们何曾想过这些社会现象存在的真实逻辑?网络上一个接一个的爆点,引导着无聊的人们。还有可爱的女权主义,大肆号召女生独立自主,是不是也是另类的绑架呢?每个女生都无一不羡慕着红人的身材、模仿者她们的穿搭,可是,是谁剥夺了我们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的权利呢?倘若世界不再轰轰烈烈的讨论女权的时候,应该才是女生真正拥有女权的时候。
总之,要学会将自己与眼前的环境剥离开来,多去探讨周遭事物存在的逻辑和定义,学会保持怀疑,而不是全盘接受。此书值得温故知新,多学多看,深度思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乡土中国》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