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读后感3500字
天台上,艾玛:“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路人:“你跟社会说去啊,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
《包法利夫人》,不只是写给女性的悲歌
1.人物简析
2. 社会对女性的诱惑
3. 社会对于女性的限制
4. 美貌带来的幻觉
5. 堕落之路的引力大小
6.文学价值
1. 人物简析:
艾玛(包法利夫人),美貌,出身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思想,不满足于现实,孩童时读过很多浪漫的爱情故事,希望奢华刺激的生活,最终因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距离飞蛾扑火般走向了堕落和灭亡。人爱做梦问题不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一段爱做梦的年纪,幻想自己功成名就、佳人相伴。但到了一定的年纪,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会打碎我们的幻想,让我们脚踏实地认清现实。问题就在于,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悲剧?为什么到了这样一个年纪艾玛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没有被打破,最终作茧自缚。
包法利先生,家庭方面,出身贫困,父亲酒囊饭袋,在外拈花惹草,从不过问家事。母亲幸苦操劳,心中积攒这大量怨气无处发泄。性格方面,懦弱无能,缺乏主见,书中开篇就讲了他在学校的窘迫样以及听从母亲安排娶了一个丑陋的寡妇,结婚后也受制于老婆,甚至对于性格古怪、样貌丑陋的妻子滋生了莫名的爱意。之后在艾玛屡次出轨的过程中保持了让人惊诧的信任,始终如一的不问、不疑、爱你三连让人恨不得马上住他隔壁。最后令人愤懑的是包法利先生面对妻子的出轨情人竟然说:“我不恨你”,为了强调又说:“真的,我不恨你”,为了加强效果还说:“应该责怪的是命运啊!”。包法利先生越是有缺陷越能体现出艾玛的绝望和苦难,因为他们在这样一个时代,男人就是女人的一切,是她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是她单调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来源。
P.S包法利先生是帅的,因为他爸就帅,靠脸吃饭的小白脸,混吃混喝入赘到了妻子家。
2. 社会对女性的诱惑:
波伏娃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波姐说的很好,有时间要拜读一下她的《第二性》。
是什么导致了艾玛的堕落?一是自身的无知天真,缺乏自制力。二是社会一步一步把她诱使到了这个陷阱里。社会很提倡自我奋斗和自律,这个原则是永远不会错的,但我们拨开成功学贩子的鼓吹,去探寻社会深层次的逻辑,我们也不能否认有滑滑梯的存在。
社会对于女性的诱惑在于,它允诺了这样一条道路,只要简单,顺从你就可以获得幸福的生活,女性不用去学习,不用去奋斗,不用去思考,只要保持单纯天真,顺从自己的丈夫、兄长、父亲,打理好家务就可以获得他人的称赞,社会的承认,认为这样才是女人该有的样子。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种承诺是不可能兑现的。当女人醒悟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年老色衰,深陷生活的框架中无法自拔。
3. 社会对于女性的限制:
前述用了“诱惑”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是还有的选,但这条路引力更大。波伏娃是20世纪人,当然这跟她是什么时代的人关系不大,重点是,即使是男女平等的社会,上述的诱惑也会存在,这是女性的优势,也是她们的危险。
社会对于女性的限制要探讨的更接近于压制,迫害。对压迫女性内脏的紧身胸衣和造成妇女畸形的裹小脚,如此种种,我们都有耳闻。这是对于女性身体的压迫。 而对于妇女在社会地位、职业发展和思想方面的压迫更适合本书的探讨。当然对于19世纪法国妇女地位如何我并没有做仔细的研究。
书中的主线是明确的,艾玛的命运是确定的,在几个岔路口艾玛也是不出所料的堕落了下去。真的没有其它选择了吗? 我的意思是如果在现代,艾玛可以做:
(1)发现丈夫不合适,离婚,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2)艾玛的生活是无聊单调的,她可以通过有益的书籍和娱乐消遣活动来排解自己。
(3)生活苦闷无法排解,艾玛寻求心理医生或阅读相关有帮组文字或求助于类似情况的人。
(4)艾玛有更高的追求,希望更高的生活水平。她可以选择开始自己的事业和职业生涯,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取自己想要的。
一条一条看下来,我们发现没有一条是可以实现的。离婚是不可能的。19世纪的娱乐活动很少,适用于中下层的女性只会更少。对于心理问题的研究和个人的关切那个时代的人无法得到的,19世纪末,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于女性的自我奋斗,恐怕那是女性的最好归宿就是相夫教子。 所以说,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框架,艾玛再怎么蹦跶也跳不出去,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艾玛为什么不上网查一查,因为这些根本不存在,既没有物质基础也没有思想基础。
另外,我们可以跳出女性视角,而是代入一个普通的人,艾玛的困境是这样的,当一个人胸怀理想,对美好生活满怀希望,但被困在薪水微薄,看不到前途的岗位上,看到朋友买车买房,世界各地旅游,新闻上形式一片大好,一看自己又拖了人均GDP后腿,网上总在讨论什么阶级固化,小孩父母,起跑线问题。这个人会难受,抑郁不得发,想着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如今被房子车子,老婆孩子,社会种种问题磨平了棱角。这个人可以换作艾玛,这些现实就是他的丈夫。
4. 美貌带来的幻觉
纸牌屋:.接近权力让一些人错以为他们拥有权力。对比于艾玛,我们可以说:“美貌让人错以为自己可以获得一切”。
小说电视荼毒了一些不思考的人,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总是住着美貌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他们很自然的把美貌与高贵的社会地位和奢华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别的不说,长的帅对男性用处真不大,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划掉)。
帅气的男生在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是有用的,但到了社会,就只能往后排了。社会观念中,一个成功的男人要知识渊博,阅历丰富,有品位,有气场,有财富地位,善于沟通交流,长相过关就可以了,长相不够气质来凑。对比于女性的诱惑,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确实严苛的多,但这也可以让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男性认识到要在社会立足必须要实打实的干出来,而不会出现艾玛那样抱着可笑的幻想自我沉沦。
5. 堕落之路的引力大小
“酒可以喝,烟可以抽,但只要碰了XXX,对不起,我们不再是兄弟”。这个XXX可以指很多,比如黄赌毒,比如高利贷。年轻人难免沉湎于什么,比如游戏,小说,刷微博,这些东西一时沉迷可以,总可以走出来,但有些东西碰了就万劫不复了。
美貌对于女人来说,既是上天的馈赠,也是如影随形的诅咒,一个缺乏良好教育和社会阅历的女人,稍有放松警惕,让其灵魂和肉体堕落的陷阱就已悄然铺开。
在书中,虽说艾玛出轨是可耻的,但不是万劫不复的,真正踢她下深渊的那一脚是放高利贷的乐乐老板,当然那些深陷赌博的人也是自己迈进去的。不过人们总是倾向于谴责受害者,而不是那些施害人。
6. 文学价值
提这么大四个字其实我回答不了......
不过福楼拜文笔真是好,对于人物的外貌描写,尤其是描写女人的文字,感觉他可以把世间一切美丽事物与女人一一对应,他的观察之细连最细微的美丽都不放过。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贴切生动,福楼拜仿佛可以洞察世人的内心,让人感同身受,啧啧称奇。而对环境景物的描写对我来说就是一场世界地理的重新发现,哦,原来是这个名字,哦,原来是这种叫法。以前我只会说,这件衣服,这件裤子,现在呢,呢子大衣,绸缎面纱绣着三道金条,丝绒披肩绣着镂空的三叶草花边,无边软帽挂着两条流苏,大盖帽,擦得锃亮长筒靴......,身边的自然环境也变得清晰起来,一一有了自己的名字,浮萍,灯心草,芦苇,勿忘我,茉莉花,薰衣草,冷杉,斑鸠,鲱鱼,鹌鹑......。
真是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先要成为一个行走的百科全书,要懂得世间万物的名字,还有医学,建筑学,哲学,社会学.....。 什么时候才能像作者一样优秀呢。
最后,鸡汤一下,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得来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_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