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读后感2500字
有些人说这本书是一本鸡汤,我只能说,这本书的确包含一些鸡汤的成分,但是思想价值和营养成分远远大于普通的心灵鸡汤。这次的读后感我不想罗列框架也不想构建思维导图,我只想谈谈零碎的几点感悟,因为这本书,实际上是经过文本整理过的白老师的演讲集。
1. 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现时代的大多数积极青年们,有梦想,有激情,有自认为理性的思考,有自认为不失冲动、再三思量后的大胆言行,于是各种观点背后是厮杀得愈演愈烈的激烈碰撞,也有沉默主义者,找到符合自己利益的一方就默默站边,静静地享受别人厮杀后的观点胜利,然后用可能正确的观点指导生活,指引自己梦想前进。但是,正如白老师所说:“ 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并不是对所有著书立作的宣传与传承都是反映作者的肺腑真言,并不是所有的真理与常识都能得到理性的传播,更何况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常识的歪曲与误读,缺乏理性的思考,潜移默化着现时代人们的言行。人们真的是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白老师说某国(忘记了)国民在互联网上发表观点是需要署真实姓名的,认为这能促进人们对自己发表观点的责任意识,我想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可能导致谏真言的人因害怕某些利益集团的报复而不敢动“言”。但是我的确认为这是迈出了好的一步,实名制发表观点是一小步,再一步一步通过其他手段,直到人们将对自己的“言”负责形成习惯。 那这么说来,不发表观点者是不是就等着坐享其成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有责任的市民(不仅是知识分子)不仅要有当下,更要有远方。我们在解决“当下”的同时,不能忘记“远方”。“远方”的美好需要“当下”的我们共同构建,尽管有思考可能无用,言语可能无知,但是若能推动“远方”更远一步,何乐而不为?
2.做有意义的无聊事
无聊事,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打发时间做的事,比如泡剧、看闲书等。然而,实际上,我并不能严格界定这些事情的有用度。从大一以来,我做过许多无聊事,比如看电影、泡剧、看小说,很多原本我可以用来阅读专业书籍和经典的课外读物等有意义的事情的时间都这么心甘情愿地被我打发了,然而很奇怪,我的成绩全优,课外实践也不少,大学里认识的大神大牛个个奔北大清华耶鲁哈佛,认识的男女闺蜜也都待我如初恋。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你对待这些“无聊事”的角度,决定了这件事情的有意义度。这个可能跟白老师的说法有点不同。有些无意义的事情对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说我看小说,我从来认为看小说的时间是跟上帝偷来的,我只有完成各种事情后才能神圣地从事这项工作。俗气的言情小说我曾经如痴如醉,它至今依旧帮助我保持了内心中对“爱情”这神圣的二字最美好的期待;侦探小说我曾经欲罢不能,它帮助我在策划社团活动时给出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小点子,让活动效果出奇地好。初一初二时候疯狂迷恋玄幻武侠,可以说奠定了我的写作基础,是我往后各种作文大赛获奖的重量功臣。还有各种小说,让我认识这人世间的真善美丑,却依然保持对生活的温度。还有一个,就是你如何分配你做无聊事的时间,其实,我往往不把“无聊事”当作“无聊”事,而是将这些\无聊\事当作对我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奖赏,我快乐地沉浸其中,却毫不犹豫地适时离开,天赐的奖赏要充分享受,但不能过分抢夺。
3.开始思考死亡这个问题
白老师说:“中国人忌讳谈论生死,但人生是一条单行线,谁都无法阻拦,不思考死亡的问题便不会活得好。外国先人很聪明,早就说过“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真把它参透了,道破了,你活得才好呢。”我真觉得,把死亡参透道破,嘿嘿,我这个年纪,能够保持对死亡正常不过分的恐惧就已经很不错,更何况我还没有经过过生的绚烂(鉴于年经,认为还没有,可能老的时候就会觉得年轻时候做过的破事就是生的绚烂呢)。但是白老师这话的确激起了我对死的思考,我现在对死亡的感觉就是:死亡无处不在,人生终点其实离谁都不遥远,不好好照顾自己,不幸遭遇厄运,精神的崩溃,身体的腐败,终点,其实就在眼前。因此死亡的稀松背影并不是只有临近中年才能看到,我们随时都可以看见死亡的影子跟在背后。所以对我来说,我尽心尽力地过好每一天,起码保证每天学到点新东西,每天跟爱的人有所联系,所做事情能对得住自己的期待,就够了。但是,我对生死的看法还是有点强硬的:我必须要有生的绚烂,才可安然接受死的静美。绽放绚烂才有勇气和爱意迎接消逝。这个目标可是有点高,我得hold住身体了。
4.音乐是最长情的陪伴
白老师用很长的篇幅说明了古典音乐对于大家的影响,我也想说说音乐对我的影响。其实是母亲对音乐的偏好影响了我对音乐的偏好,打从自娘胎起,母亲就有一日没一日地给我读诗、唱一些抒情的小曲儿。娘胎出来后,母亲每日枕前都会给我讲故事和诗词,收音机里还放着邓丽君的音乐。所以我喜欢听古风歌,英文歌曲喜欢听民谣、小众的抒情曲(特别是中世纪的来自远方的声音),音乐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可能是慢慢地提高我对各种事情的容忍度,我能坚持我应有的习惯,看问题思考偏向软的一面(往好的方向想,想过后果的好坏,但仍固执地相信,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听音乐能让我心平静,有时候跟着音乐去感受其喜怒哀乐,如同自己也走遭了一回这样的人生,以后要是经历过同样的伤痛,我的感同身受,更加深刻却能更易放却;以后要是有幸拥有同样的幸福,我的再次笑靥如花,更加真实地让音乐拥抱了生活。也就是白老师所说:“音乐,比新闻更真实地记录了时代。”
5.人生不是非赢即输
重要的是过程,品尝过程,才能体会赢的美妙与输的沮丧,才能有更进一步的跋涉和再来一次的勇气。然而于很多人,甚至我都很难做到,因为在鸡汤熬遍努力就能成功的时代,我们努力的结果是失败,毫无疑问狠狠地打脸了人们的自尊心和面子。我想我现在能做的就是不能浮躁,让80%平淡的生活化为踏踏实实的成长与进步,既然踏实,就对结果无所畏惧,因为尽管失败,我还是存留了厚实的根基和自己对自己的鼓励与祝福,若有幸成功,更要感谢过程的坚实与自我建设。
鉴于此书给我的思想收获,我给五星,尽管不是工具书也不是理论书或文学书,这本“鸡汤”还是让我‘’面色红润‘’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说》读后感_2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