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_1400字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1400字

灵魂如何安放

如果说电视剧一定要以“完美”结局,小说要以找到“真相”而结束的话;那么生命以呱呱坠地而开始,那是不是以死亡为终结呢?或许毛姆的作品会带你找到答案吧。还记得接触他的第一部作品是《月亮与六便士》,当时读完也感触颇深,时间久了,便也淡忘了,只记得作者抛下了一个需要用一生去回答的问题:面对月亮与六便士,究竟是要仰着脖颈欣赏暗夜里盯着的明月,还是要低下头颅捡起道旁一枚闪着寒光的六便士银币?后来,有人告诉我说:为什么不可以兼得呢?非要二选一吗?毛姆的《人性的枷锁》里似乎有迹可循。刚开始看的时候总是云里雾里的,总觉得不是一部平常的文学读物吗?可是越到后来,越不敢看了,就好像你迫切地想知道真相,但它真正到来的时候,你又不愿意去接受它了。之前一直在纠结的人性的枷锁到底是什么?在后来的故事也逐渐清晰起来。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必有它的可取之处,就如人性的桎梏跨越千年,我们也无法摆脱。人人生来便带来瑕疵,或是身体,或是灵魂。

关于自身

似乎也突然明白了作者为啥安排一个从出生不久失去双亲还附带残疾的“瘸腿”人,是的,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甚至直指人人。当所有的厄运都降临在你头上时,你该如何去安放它们?瘸腿的菲利普从小被人嘲笑,因为腿脚不便,失去了和同伴们一起欢蹦乱跳的时光,因此性格变得敏感而又怪异。从小遭受父母的离世,在伯伯家的拘谨,以及在学校的可怕遭遇,都是他童年的噩梦,他害怕别人谈起他的腿,害怕别人看到的腿。内心由此变得敏感而又脆弱。但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朝圣之旅,突然释怀了。他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残疾。尽管正是因为它,生活才变得如此艰辛。这只瘸腿让他性格扭曲,但也赋予了他内省的能力。倘若他四肢健全,也许也就不会对美有如此独到的鉴赏力。在他身上日积月累的讥讽嘲笑让他渐渐筑起心墙,催开了芳香不逝的花朵。也突然顿悟了,世间最为珍贵的是寻常。花费了半生,安放好了身体,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那么灵魂呢?

关于现实与梦想

梦想。多滑稽的字眼呀!是明亮的月亮?是可望不可即的远方?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怪物?那现实呢?是物质的充盈?是一份养活自己但却麻木的工作?是充满铜臭味的六便士?有人说93%的人的一生是可以预见的,但剩下的那7%是无法预见的,因为他们野心勃勃,从不按常理出牌。可是世界不正是由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而悄然发生变化吗?菲利普的一生似乎可以预见,读书,完成学业,顺理成章地接受伯伯的衣钵,然后平稳地度过一生。可是生活总是喜欢给我们开玩笑。十几岁的他突然放弃学业,感应内心的召唤,毅然决然奔赴巴黎学画画。梦想是什么了?是艺术?是生活?是灵魂的诉求?是不是灵魂安放好了,我们的一生才会过得不那么浪费了?可是,几年的学画生涯并没有让菲利普静下来,物质的匮乏,技艺的不长进,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原来在安放好灵魂的同时还是有所求的,他也害怕到头来只是一个二流画家,到头来,什么也没有留下。选择比努力重要。当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画画这条路时,能及时的跳出来,为自己找出路。当梦想撞墙了,是不是就应该想向现实低头呢?当菲利普艺术生涯告一段落时,开始认真思考了未来的路到底该怎样走?在梦想与现实的路上,到底可不可相通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