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小巷》读后感1800字
“怎样才能交到那种朋友?”(书中指不会故意害你伤心,也不会莫名其妙讨厌你的朋友。)
“这才是最难的部分,玛拉。要交到真正的朋友,你必须先交出自己的内心。有时候难免会遭遇失望,尤其女生会对其他女生非常坏,但是你不可以因此放弃,万一受伤了,只要重新站起来,拍掉心灵上的灰尘,重新再试一次。你的班上肯定有一个女生可以变成你的好朋友,到高中感情都不会变,我保证绝对有,你只需要找出来。”
这段话来自于克莉斯汀•汉娜的《萤火虫小巷》,描述的是两个少女从初识到相知相伴的故事。妹妹也曾问我,怎样才能像我一样拥有可以分享悲伤与喜悦并能相伴一生的朋友,这是再合适不过的答复。朋友让生活变得轻松。
首次接触这本书是书友分享的描述塔莉外婆离世的片段,当时没绷住一下就哭了出来。并非爱哭,只是每次碰到描写所爱之人遭遇不测的事实,总会无法控制的伤感。外公外婆的存在是一种恩赐,自小来的依恋让人害怕,害怕那一天到来时,自己措手不及而使得曾有外公外婆参与的世界却因他们不得已的提前离场而轰然倒塌。
小些时候会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在脑海演练他们离开那一瞬的场景,在心里安慰自己接下来要揣着对他们的思念好好生活。不过这样的心理建设只有过一两次就停止了,不是已经做好准备,而是完全不愿去想。因为一想到某一天之后,就再也听不到他们唤我起床的声音,再也无法和他们话家常,再也看不到他们对我大笑时弯弯的双眼,再也摸不到他们带有厚茧又温暖至极的双手,我就不能继续下去,那种画面感觉光是想想就已经揪心的疼了。
最爱看情节完整的小说,整本看下来,进行最多的活动是回忆,存续最长的是感动和感恩。老实说,它赚足了我的眼泪。
人一长大就开始小心翼翼,总怀着以后可能不会再有的心情去对待人事物,由此读书竟也可以像观影一样让人泪流满面。总会不时的想起那些在我生命留下痕迹的人,仿佛有羽毛扫过心脏,适度的痒和许多的柔软。
凯蒂生长在幸福家庭,按照强尼的话来说,是那种爱照顾人的女生;塔莉是‘热带风暴塔莉’,耀眼到站在那儿便是中心,她对自己的目标保持开放,有仿佛永远耗不尽的能量值。的确啊,无所设防才能使人不断得到改变。
塔莉和凯蒂的是众多密友关系的缩影,她俩的友情于公交车站开始萌芽,从那句“我们可以做朋友吗”开始,而在此之前凯蒂从没想过自己会和这么酷的女生成为朋友。
看到这一段总想起初中时代和初见衰哥时的样子,扎着高高的马尾,单侧有深深的酒窝,笑起来有些醉人。那时候的她还很腼腆,穿着橙色的长款收腰羽绒服站在讲台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人聊天。我坐在座位上,琴琴站在我旁边,彼时自己还是一个被动、不会主动打开话题的人,但当时没忍住,也就有了第一次搭讪:要不要和咱们一起玩儿?
我的第一次搭讪很成功。
“……我爱你,塔莉阿姨。”
塔莉的心像拳头般紧抓住这句话,涌出一股接近痛苦的情绪。她原本以为成功就像黄金一样,值得在泥泞中辛勤寻觅,而爱则会永远在岸上守候,等着她捞够之后上岸回头,但现在的她不懂当初的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想,以她童年的经历,她应该比任何人更清楚状况。倘若成就是河水中的金沙,那么爱就是钻石,藏在数百米下的地底深处,天然原貌难以看出璀璨本质。
塔莉恨了她妈妈一辈子,而至中年还是最希望母亲能陪在自己身边,即使她吸毒成瘾。血缘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关系,手起剪落,脐带一断就能与母体脱离,但那种自然而生的联结又那么牢不可破。
少时的孩子常觉得不被父母关心,没有被爱的感觉,每每问起他们便说“羡慕别人家的母女关系,他们可以亲昵地向妈妈撒娇,而我的妈妈只会问我的成绩,他们想我学习成绩好也是为了自己以后老年生活会更舒适些……。”最可爱的是他们最后还会给自己一个答案“……父母已经付出很多,只是我期望的关爱和他们给的不太一样而已。”
一生会有很多个仿佛明白了父母的瞬间,又深知真正的理解是在自己成为父母那一刻。父母领先一步成长,总在儿女学会为自己因年轻气盛犯错误而道歉之前就默默接受了他们的悔悟。
更年期的妈妈说想我的次数越来越多,情绪像是过山车,我对她的关注日益多了起来,虽然她的负能量动态设置对我不可见(我是在衰哥提醒下才发现的)。梅萨滕在她的《独居日记》里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所爱的人置身于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的事实中才会有所醒悟。面对不幸,比之真实的爱和爱的持续,这样一瞬即逝又是这样美好,其他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我也说是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萤火虫小巷》读后感_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