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800字
《呼兰河传》是在不少于一个月的时间里断断续续读完的。感觉作者写得很零碎,也并没有什么是她特别想要表达的,只是像一个旁观者一般回忆自己童年时期和那时身边的人。作者写了人,写了事,那些人生活或者说曾经生活在呼兰小城里,那些事就在他们身边发生了,之后也就被大多数人遗忘了。
之前我没有读过萧红的作品,包括她的成名作《生死场》,也许以后也不会去读,因为我只想了解她的童年生活,对于她成年以后那些辛酸坎坷的人生,就像她生活的那一段历史一般,不是我能理解的,我也不喜欢去探究,尽管《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就是在她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候写下的,也许正因为当时的困苦,她笔下的童年,尽管身边发生了很多不幸的事情,似乎都没有悲哀,只是一个孩子眼中奇异而简单的世界。年仅十二岁的团圆媳妇的死,其实是一个悲剧,冯歪嘴子一家的生活,还有孤单的有二爷……他们的生活都都是痛苦却不自知的,也许这便是我读不出悲伤的原因吧,大概那个年代的人们大都是生活得困苦却不痛苦,或是痛苦而不自知。于是萧红就这样,像是述说一个故事一般,述说着呼兰城里这样的生活。
萧红的一生是短暂而传奇的,她是一位有灵魂的作家,正如萧军初见时对她的迷恋一般,鲁迅先生也因为她的才华而对她特别的喜爱,但是,也如萧军后来对她作品的看轻一般,她的作品没有所谓的左派右派之说,正如她的思想或是她这个人一般,她只需要静静的创作,她不擅于谈政治,似乎也不热衷。这一点,从她和同时期的女作家丁玲之间的一些选择便可知一二,当丁玲选择去延安时,萧红选择去武汉重庆,甚至后来她辗转去到香港,虽然她的选择最后并没有让她得到一个真正安静的环境,但是她在尽力远离一切喧闹。
这是我眼中的《呼兰河传》和萧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呼兰河传》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