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凛冬(全集)》读后感2300字
《世界的凛冬》我在考试周期间就已经读完了,但一直拖着没写点评,恰好今天读完《永恒的边缘》,趁势一并完成这两部作品的点评。
怎么说好呢。说实话,我觉得《世界的凛冬》带给我的冲击远不如《巨人的陨落》,这种感觉就像是喝了一杯回味不穷的咖啡,结果续杯后发现味道相较之前淡了许多,有点失望。这也许是我当时拖着不想评论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原因。一,先发锅给翻译。中下两部的翻译水平真的是让人捉急,且不论人物错位对阅读造成的操蛋影响,一些生硬的语句让人读的简直难受,真教人怀疑是不是机器译制的。二,总觉得肯叔在人物的塑造上稍逊色于第一部,至少在前四章我读的无精打采,不过后面随着战争的推进,读的是越来约有味道了。算是渐入佳境?三,万恶的考试周让人压抑,可能负面情绪混入了阅读的过程中,导致评书时也一直保有偏见。也许,找个时间读读原版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哈哈,不过那可费时间了。也值得。
欧洲人的二战史观和中国人的二战史观截然不同,这让我大开眼界。“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宇宙之王。”欧洲人以欧洲为战争中心书写历史,没有任何毛病,倒是让一直把二战的理解局限于中日抗战的我,显得太狭隘了。跳出来,站在肯叔的肩膀上俯瞰一遍他眼中的二战,那种汲取见识的快感真是妙不可言。尝到肯叔的甜头后,我觉得将来进一步多读一些近代史书,对比着来读,比对作者的史实的评述,就像是登高望远,从一座山峰跳至另一座山峰,远方才愈辨愈明。
再谈一些作品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点。
首先谈政党。作品中详细地刻绘了两个疯狂政党——纳粹和布尔什维克的成长过程。不评论两个政党的执政水平,我仅对新生党派的快速成长做一番思考。幼小党派崛起后如何控制住局面呢?他们共同的选择都是高压统治,以及密不透风的政治宣传。不论是盖世太保,还是克格勃的前身,像一捆牢固的绳结,硬生生地扯紧了民主发声的口袋。冷酷的特务部门捕风捉影,让国民人人自危,闭口噤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自保,似乎只有两种途径,一是主动跳进染缸里,加入他们的狂欢,如埃里克和伊利亚;二是忍气吞声,勉强苟活于乱世。但是沃纳和卡拉愿意扛起反纳粹的大旗,冒着生命危险,建立起情报网络,实在让人敬佩。二战的功勋啊,也应该献给这些幕后英雄。除了高压统治,还有夸大的宣传,粉饰国内繁荣的假象,以迷惑多数民众,获取他们的支持。依靠这些手段,两个政党快速崛起了。暂且不论这两个政党的执政声誉。我想,这可能是所有新生力量成为“大多数”的必要手段。前期党的力量弱小,如果不采用收紧发声的喇叭,哪还不得乱成一锅粥?消灭异见者虽然是残酷的手段,但是必要的。其实就是一种博弈过程,多个政党对多数党地位虎视眈眈,如果想从中取得话事权,牢固执政地位,就要东风压倒西风,把异见者全部消灭。激进但是可以理解的手段。收紧的好处除了牢固支配地位,还能使政令快速有效执行。一般来说,新政党上台,国内生产正处于低谷期,国民都期待着执政党的换血能使生产焕发新机。采取高压政策,少说话多做事,生产效率提的也快。纵观历史,刚上台的党派(或政府)采用高压政策的多如牛毛(但是这样有独裁统治的倾向?)。
接着谈战争的残酷,书中有三处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是大卫之死。大卫是支援西班牙内战的志愿军中的一员。他是个勇敢的战士,但是违抗了上司愚蠢的军令,被上司直接处决了。太令人悲痛了!他没有死于抗击法西斯的作战,却死于一个残暴愚蠢的苏联军官之手。这就是战争,心痛。二是乔安妮之死。乔安妮是伍迪自小爱恋的对象,可他们的爱情长跑实在坎坷。伍迪多次错过了乔安妮,可赢得她芳心之际,战争却夺走了她的生命。她就这样死在了伍迪的怀里。实在是不敢想。所谓永恒的凛冬,可能就是与挚爱之人隔断阴阳两界吧。三是卡拉替丽贝卡挡下了苏军战士的轮奸。真是令人发指!残酷啊。只有顽强的心智才能战胜这摆脱不掉的阴影,我敬佩卡拉。她度过了难关,还收养了丽贝卡,养育了因轮奸怀上的孩子,堪称壮举。
最后再谈谈书中我所羡慕的爱情。劳埃德和黛西,我最喜欢这一对。黛西应该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人物了。她小时候可是个心机girl啊,极其渴望权力,在美国攀附政治世家失败后,放不下面子,远跨重洋来到英国,耍了点手段,与博伊结为夫妇。唉,注定只能以悲剧收场。可是,战争岁月中,黛西也在慢慢改变不是吗?她认清了真爱,还在伦敦遭遇空袭时,加入了救护队,抢救空袭中的遇难者。她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富家女蜕变成一个抛下安危的女英雄,正如一颗浑浊的玉石,在时光的打磨下,终于焕发出了迷人的光彩。看到她的转变,我感慨万千,时间啊,真的是一把刻刀,即使朽木亦可成精雕。劳埃德一直是个优秀的男人,毕竟是艾瑟尔的孩子。他志愿参加西班牙内战,目睹了战争的荒唐与残酷,死里逃生后仍义无反顾地接受秘密任务,重返西班牙营救盟军战俘。我认为,他的一生,诠释了何谓完美的男人。想他学习。
我特别喜欢劳埃德从西班牙内战中死里逃生,与黛西于伦敦重逢的这一幕:
黛西再也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她跑到劳埃德面前,扑进他的怀抱。黛西紧紧抱住劳埃德。她深情地看着劳埃德的绿色眼珠,吻着他的鼻子、双颊和嘴。“劳埃德,我爱你,”她狂叫着,“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黛西,我也爱你。”他说。
简单的语言,却包含了强烈的情感。xm。
最后的最后,摘录一下艾瑟尔对黛西分享的一番心境,她认为爱情有两种:
“一种是适合结婚的。夫妇俩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养育儿女,互帮互助,互相安慰。另一种是疯狂的,充满了激情、欲望、性和惊喜,但那个对象可能完全不适合你,甚至是你不喜欢也无法尊敬的人。”
有点意思。她好像没有说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世界的凛冬(全集)》读后感_2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