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1800字
我发现我误解了读书和重读书。
一直以来,我知道自己不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小时候也缺少兴趣引导,不知读书为何?但长大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去读点书,多了解下各个领域的趣事。慢慢的,我真的发现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但也有些苦恼,书海茫茫,我都想看看,先看哪一本?曾看完的寥寥几本书,只记得当时兴奋至极,如今说不出个所以然,那么我该如何有效地去看一本书呢?于是借来了它,解解惑吧!
读书有3个境界
1)读完一本书,有扎实的收获(果不其然,我在这儿~)
2)速读,多读
3)锻炼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
1.如何读书?读书要留痕迹——做笔记。
“读每一本书,要让自己读过的书物尽其用,尽量让自己不忘记书的内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也要尽量将书中的信息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享受读书的过程中塑造自我。”这就得深刻体会下什么是重读书了,并非是拿着一本书,翻过来翻过去看三四遍的。而是通过在第一遍阅读时做下的笔记,做索引,去重读,直至选出这本书于你个人而言最值得被留下来的精华内容。这样的重读更有意义,也节省时间。
所以你要在读第一遍时,就时刻记得留下点痕迹,“摘抄”和“评价”作为同样重要的“食材”进行融合,留下你的兴趣点和当下感想。就如同葱鲔火锅——葱段和金枪鱼火锅,是以葱和金枪鱼为材料烹制的日本特色料理,葱为配菜,而非调料,葱与金枪鱼是同样重要的。
2.做笔记没错,但到底如何做笔记才能简略而全面呢?
“为了写出精炼而深刻的读书笔记,你应该在读完一本书后认真回想需要摘抄哪一页哪一行,思考怎样撰写读书笔记,然后严格地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尽量提炼自己的思想,争取用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即重视自己的感受,书中的内容清晰的留在记忆和笔记本里。”
“积极的“跳读”和“速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好书的精华内容上。”
把“读完就好”的目的,变成了 “写读书笔记”。
从写一句话开始吧,把写读书笔记变成“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当你写这一句话时,就会思考如何下笔了。
3.Tip有没有标记的好方法?
1)上折角,表示重要,要重读的地方。
2)下折角,表示,再次重读仍觉得重要的地方。
3)第三遍,才可用笔在书页上写写画画。
4.Tip采用不同的划线方式对标记的对象进行区分?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还是要尽量少划线,重读时容易影响心情。
5.如何摘抄?抄什么?只有让人心动,重读后再再思考的内容才值得摘抄。
“摘抄,重点是 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那些客观上很重要的段落,作者想强调的部分,自己没有共鸣,都不用摘抄!带着主观的心情去读书,是学者和编者都没有的,只属于普通读者的特权,应该放心享受才是。”
“如果一篇文章颠覆了你之前的想法,是你的认识发生动摇,在抄写和重读的过程中仍然会让人信服或是感觉震撼,这种文章才是值得摘抄的。”
6.我的葱鲔火锅笔记(摘抄 评论)如何发挥最大价值呢?在固定的场景下重读笔记
“我建议选择一个固定的场景进行重读。首先,在自己的生活圈里选择一个“重读笔记时间”,睡前或者洗完澡都可以。”一定要安静,给自己思考的空间。
“我在工作时会把笔记本放在桌子上,感觉思绪进入死胡同或是有些疲劳的时候习惯把笔记本拿出来翻看看。就这样,重读笔记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乐趣。”
7.如何把“借来的”思考准确的转变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呢?反刍——在博客上写书评
“好的读书笔记就像认真洗好的蔬菜和鲜肉一样,可以随时拿出来根据需要进行输出。此时一边参考读书笔记,一边讲输入脑中的学问输出。在这一阶段,可以把已经掌握的信息反刍、回味一遍。”
8.如何把读书变得更有趣呢?发现自己的兴趣
“去旅行的时候一定要趁着自己对当地景色的兴奋劲还未消退,尽量去当地的书店看看,买下跟那片土地相关的书籍,这样你就能得到一本让你着迷的书了。”
“可以把日期和购买动机写在版权页上”,制造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某一天你翻到会有小惊喜。
9.书太多啦好占空间呀?
“处理旧书,把不用的书扔掉,藏书就不会挤占生活空间。我推荐用读书笔记来减少藏书量。读书体验比书籍更重要。”
10.最后你就需要一个书架。“书架划分成:1)爱读之书一角;2)废弃书一角;3)读书笔记一角。”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明白如何读书和重读书呢?
2018.10.29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读后感_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