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读后感1500字
漫漫人生路,几人不孤独?
一本讲“书”的书。最大的收获是再次肯定及印证了读书的重要性。我因孤独而读书,书,似师是友,传其道,解其惑,亦可排其孤独。一书一世界,如果你愿意相信,书可以改变人改变生活,总之我信。
读了差不多10%,全然不知所云,差点放弃。又念及之前有几本书,也是读到全书的1/3左右才开始进入高潮,于是乎不特情愿的继续读下去……原来,感动滚烫的泪水滴落在后面的章节。
“爱”贯穿整部小说。世界真有趣,一场车祸带走了岛上书店老板A.J.的妻子的生命,似乎也带走了书店的灵魂,在他认为人生没有出路,准备将自己的生命了结于醉生梦死的时候,就在这时,有人偷了他一本价值不菲的珍藏书《帖木儿》,还有人在书店给他留下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孩玛雅。这让A.J.又恢复了爱的能力,一种很强的力量让他全心全意感谢所有人,他不想死了,他爱玛雅爱得要命……
“你的整个人生都取决于你被留在什么店里”,玛雅的妈妈,那位靠奖学金在哈佛大学就读的女大学生,在走投无路时将两岁零一个月的玛雅遗弃在书店,自己游入深海,没再上岸。也就从那时开始,玛雅被A.J.引导看各种适合她年龄段看的书。我想信用其中有一段A.J.写给玛雅的话:
记住,玛雅: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玛雅就这样在父亲的引导、在书店的熏陶下,快乐成长…
当漂亮善良但膝下无儿的伊斯梅捅破玛雅的生世时,滥情已成秉性的丈夫丹尼尔·帕里什的处女作(最畅销的那本)第一章节被他修改了不下五十遍的车祸,最终成了他自己的葬礼进行曲…
灯光,亮得能扩大她的瞳孔。
喇叭,不够响亮且太迟。
金属像纸巾一样皱起。
身上不疼,只是因为身体没了,已在异处。
……
物质甚至是肉体带给人的愉悦感是短暂的,而精神上的共鸣带来的满足感却是永久的。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迟暮花开》一书拉近了销售员阿米莉娅和书店老板A.J.的距离,两人因书结缘,Ta们终于等到了那个情趣相投的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了想要遇见的人,彼此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温情而默契…
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里,却难以寻觅到一个志趣相投,相互“懂”的人,36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这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两情相悦,情投意合,最终等到了这个人,即便是36年,我想也不算久吧。
当读到倒数第二章《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都谈些什么》的时候,A.J.已经得了罕见的肿瘤需要手术,
“噢,别哭了,我不需要你的同情。”
“我不是为你哭,我在为我自己哭。你知道我花了多久才找到你?你知道我经历了多少次糟糕的约会?我不能——”她这时已经泣不成声了——“我不能再上婚恋网站了,真的不能。”
我也如阿米莉娅一样,眼泪止不住的涌眶而出。恐怕最残忍的莫过于病魔将要夺走这已成为她生活习惯的男人,这个对她来说举世难寻、独一无二的生命体…
我全心全意地爱着小岛书店。我不相信有上帝,我没有宗教信仰,但这家书店对我来说,是最接近我这辈子所知道的教堂的地方。–––来自阿米莉娅。
冥冥之中,有些人注定不会永远留在你的生命中,只能感恩遇见……A.J.走了,但他是永远无法被代替的,就像我们每个人心底都放着的那个人一样,那些关于爱情,关于温暖,关于美好,关于希望的片段…最后的最后,依旧铭记在心。
(另,来自本书的推荐,我笔记中记下了这几项,准备一一拜读,也推荐给大家:
1,门罗爱丽丝,加拿大女作家,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偷书贼》,当代澳大利亚小说界获奖最多、著作最丰、读者群最广的作家马克斯・苏萨克(Markus Zusak,1975- )的代表作。
3,《好人难寻》,本书女主人公阿米莉娅最喜欢的作家所著的短篇小说集,也是她父亲赠送的毕业礼物。我想也作为自己迟到的毕业礼物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岛上书店》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