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_1800字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1800字

严歌苓的书我也看过几本,像是《老师好美》、《寄居者》、《赴宴者》、以及今年大火的《芳华》,还有今天的这本《第九个寡妇》。她的书总是能够带给我很多的惊喜,而且仿佛有一股魔力,让人一翻开这部书,就手不释卷的一口气将它看完,听不得的,一停心上就好像被什么挠了似的,难忍的很。

看完这部书我大概花了将近7个小时左右,文章其实不算很长,但是里面的一字一句我都想慢慢品读,不愿错过书中的任何一个场景。严歌苓的书都有一个特点,里面的人物总是格外的生动形象,好像他们此刻就在你眼前演绎着人生悲观离合,酸甜苦辣。就像是这部本书里面描写王葡萄的人物特点:

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眼睛,浑顽未开,不谙世事。是胆大妄为的一双眼。眼睛又厉害又温柔,却是不知有恨的。这双眼最多六岁,对人间事似懂非懂,但对事事都有好有恶。怎么会有这样矛盾的女人?

书中大概有四处左右描写王葡萄的一双眼睛,说她的眼睛就像是六七岁孩童般的清澈,一点都不懂人情世故,不懂怕,不懂累。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乡下女子,虽识得几个大字,但终究也只是只懂干活养猪的粗鄙妇女。

但她又是不同的,和很多人都不一样。当鬼子进史屯抓老八,其他年轻媳妇将自己丈夫推出去换回老八时,只有她将自家的铁脑换了回来。虽然她也不爱铁脑,而且还经常欺负她,但是她还是把他换回来了。因为他是自己的丈夫,即使他什么都不是,她都护着他。或许有人会说她愚昧,但她就是这样一个认死理,和别人不一样的女人。

她的不一样还体现在,当所有人都在批斗二大时,她的心中一直都牵挂着。别人对她说二大是坏人,因为地主都是坏的时,她始终不赞同,只是一个劲的说她的二大不坏。一点也不。当二大被枪毙时,她偷偷藏在芦苇中,本想着好好安葬她家二大,却不想二大还有气,便将他偷运回家中。这一藏就是二十多年,王葡萄从二十多岁的,一直到四十多岁的年龄,她都偷偷藏着,不叫别人看去。二大是她爹,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反正她是这样想的。

王葡萄的觉悟一直都是不高,反正她到四十多岁也没明白觉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她只是一门心思养猪,即使她被评为省里面的劳动模范,她也是没啥心思的,在别人看来天大的荣誉,在她看来还没有猪圈里的几十只猪来的重要。别人倒是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她一人倒是气定神闲,乐的自在。还有在全民炼钢时期,所有人在为能够献出一份力努力奋斗,认为这是无限光荣的事,但她却为了她家喂猪的那口锅,和一群小孩子打架,弄的像个疯婆子样,最后更是坐在锅里不愿起身,拼死护着她的那口锅。人们简直要被她始终不开化的觉悟给气死,但又拿她没有办法,哭笑不得。

王葡萄始终是不一样的。我喜欢这个活的明白,敢爱敢恨,性子耿直泼辣的女人。她不管对事对人总是有一套她自己的方法和认知,谁也不能改变她,谁也没法改变她。王葡萄一生中爱过四个男人,唱戏的朱梅,使她初尝情爱的王葡萄,懂的爱是那样的强烈,让人根本无法控制,只想灵肉交合,缠绵纠缠;二大的二儿子孙少勇,是她的年少青春懵懂的开始,她喜欢那个年少富有文化,正义感的俊郎少年,但当她发现他不再是她梦中所熟悉的那人,她狠心离去,她怨他,她恨他,即使她有了他的孩子,她也不愿告诉他;隔壁史家的儿子史冬喜,这是她爱的第三个男人,他长得丑,但在葡萄这,他丑的好看。她和他在每一个不为人知的夜晚,偷偷交欢,彼此纠缠,那是苦日子里两人唯一欢喜的事,但冬喜的离世,带着了这世界葡萄为数不多的乐;富有才华“反党老朴”,他是唯一没有和王葡萄有过肉体接触的人,葡萄将他当做知心人,当做蓝颜知己,她对他有好感,但是她没有和他有过任何关于爱的表示。因为她知道老朴终有一天会离开,剩下她一人,果然她终究还是一人。

那个时代有太多的苦,太多的委屈,道不尽也说不清,那些曾经的人儿们都化成一堆黄土,随风吹尽了,一粒都不留。就像书中写的那样:

人这个不记仇的本事其实是为自己好,对自己有利,不记得自己怎样地惨过,丢过丑,所以他才有脸见自己。有没有脸见人不重要,顶重要的是有没有脸面见自己。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即使是像二大那样偷偷摸摸的活着,又或是像国家干部那样光鲜亮丽的活着,总是活着的。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总是好的,人始终是要活的。和书中的那些人相比,现在我们的生活依旧是好的,不去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不去浑噩的迎来每一天的清晨,安心的过好每一天,就是好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第九个寡妇》读后感_1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