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读后感1500字
傻子终究是傻子,最终也没有活成聪明人
——尘埃落定读后感
这几天,利用闲暇时光,细细的读了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印象中,这部小说很早以前就被拍成了电视剧,电视剧也看过几集,但受制于年龄、阅历等因素,除了藏族特有的服饰外并未给自己留下较为深刻的记忆。此次读书,显然感觉不同,文字特有的张力除了给我脑海里留下一幅幅震撼的画面,还在内心深处引起了诸多共鸣。一书一世界,此话不假。
尘埃落定首先是本写历史的书。书中主要描写了形成了上千年的土司制度在最后的几十年间土崩瓦解的过程,尘埃落定这个题目初读起来似乎和书中的内容毫无关联,然而读到最后却发现,与书中内容息息相关、严丝合缝。书中以画眉鸟的叫声开始,以画眉鸟的叫声结束,前后呼应,似乎什么都没变,又似乎什么都变了,引人深省,土司以为他拥有所管辖土地上的一切,然而除了他腐朽的官寨在故事结尾,轰然倒塌,化成一片扬尘之外,阳光依然是故事开头那片明媚的阳光,画眉鸟叫依然是开头那样悦耳,就连那片扬尘也是飞舞、落下,再飞舞、再落下,或许每次权利、美色的狂欢总归会像这些尘埃一样,落下帷幕,这就是历史吧!
尘埃落定其次是本写人性的书。自然界有生物链,只有处于不同链条上的生物达到一定数量,生物链才会平衡,才能稳固发展。动物有动物的平衡,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就会引发一系列反应。由于傻子的傻,哥哥才会爱他,因为不会威胁到哥哥继承土司的地位;由于土司刚开始只有一个太太,土司太太能和土司和平相处;土司之间没有鸦片的时候,多少年来能和平相处;麦其土司之所以怜惜他的傻儿子,是因为他的傻儿子永远威胁不到他。当突然有一天,傻子不傻了,能力变强,众人拥戴,哥哥就开始不喜欢他了,嫉妒、仇恨随之而来,麦其土司的防备之心随之而来,打压他、冷落他、发配他,直至达到新的平衡。央宗的出现如此,土司间也如此。深驻在人心底的恐惧决定了人的利己性,书中唯一克服了心底恐惧的二少爷,却被所有人都叫做傻子,人性之陋一针见血。
傻子终究是傻子,最终也没活成聪明人。傻子在本书中,绝对是个超然的存在,当书中所有人都跳不出欲望的藩篱时,只有这个傻子超然世外。出生在土司家中,从小在权利和美色的光环下长大,然而能不迷失自己,这是正常人能做到的吗?总是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下,不被权利、利益、美色、冲动所左右,看到事物的本质,正常人能做到吗?他的贴身侍女,也是他的初恋卓玛,跳不出欲望的藩篱,为了所谓的爱情决然离开他的时候,他没有动用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欲望,正常人能做到吗?自己的妻子,塔娜背叛自己,和哥哥媾合,他最终原谅了塔娜,正常人能做到吗?在粮食贵如金子的年份,他不忍心别的土司家的百姓被饿死,而无偿救济百姓,最终反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正常人能做到吗?最滑稽的,也是从侧面反衬出傻子的超然的故事情节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他错失当土司最好时机时,他才明白土司不是给自己当的,是给别人当的;另一处是银匠为了得到卓玛,一开始甘愿做麦其土司家的奴隶,而后来又为了成为自由人,甘愿放弃卓玛。常人都往往被欲望蒙蔽双眼,更何况土司家的儿子呢?所以土司家的二儿子必定是傻子无疑!看完书,我在想,傻子最后可以不死的嘛,可是傻子最终不以那种形式死亡,他还是傻子吗?他毕竟从来都不是聪明人。傻子的死,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他的死,也象征着上千年腐朽土司制度的灭亡,这种腐朽的制度终究没有逃过淹没在滚滚历史尘埃中的命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尘埃落定》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