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经典版)》读后感2000字
如何思考得更高级一点?
作为心理学的经典书籍,本书讲的六种影响力普遍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包括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学习这些影响力,既是防止被别人利用,让我们无意识地上当,也是发挥这些影响力的正面积极作用,武装我们自己。
互惠:我们从小就受到教育和培养,只要亏欠了别人,情绪上就烦躁不安。最初的小小善意往往刺激人们回报以大得多的恩惠。
应用事例:我们经常在商场遇到送赠品的售货员,如果接受了赠品常常会不好意思拒绝购买商品。
承诺和一致: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作出艰难的选择,人就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言行前后不一的人,会被认为是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言行高度一致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
应用事例:用在教育上,对孩子如果只是批评“撒谎不对”,或者威胁孩子“我不要你了”,也没办法让孩子心里认同父母。必须找一个有力的原因,让孩子觉得是为了它才保持诚实。
社会认同: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别人都在做的事情肯定错不了”,这种心态在很多场合都会遭到利用。
应用事例1:广告商喜欢告诉我们一种产品“增长最快”做“销量最大”,这样一来,他们就没必要直接说服我们这种产品质量有多好,而只需要说其他很多人是这么想的就足够了。
应用事例2:当你走在大街上遇到危险时,应当向特定的人求助,而不是向一群人求助,这样获得帮助的概率会提高。
旁观的人无所作为,并不是因为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他们不帮忙,因为他们无法确定紧急情况真的存在,也无法确定此时是否需要自己采取行动。人们在不确定的时候,更容易根据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该怎么做。
因此,尽可能精确地说明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而不要让旁观者自己判断,尤其是在人群里,社会认同原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多元无知效应很可能会使他们认为你的情况并不紧急。
喜好: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喜欢的理由很多:外表魅力、才会、善良、诚实和聪明等。而且我们在作出这些判断的时候并每没有意识到外表魅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应用事例:如果要应聘,打扮得体要比工作资历占的比重更大。
当外表占的分数不多时,相似性就会发挥很大作用。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和自己观点、个性、背景、以及生活方式相似,我们就会对这样的人产生好感,下意识地向跟自己相似的人作出正面反应。
应用事例:购买商品时,我们要当心那些声称“跟你一样”又对你有所求的人。
权威: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
社会教导我们:顺从权威是正确的,违抗权威是不对的。从小开始,父母的教诲、寓言故事、儿歌,成年后的法律、政治制度,都在告诉我们要服从权威。
服从权威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盲目的服从,省心又省力。
可是并不全然是好处。哪怕是知识最丰富的权威,也不见得会诚实地把信息告知我们。
应用事例:漂亮的汽车推销员(社会认同发挥作用),请你吃零食(喜好发挥作用),赢得了你的好感。给你一些折扣,让你购买新车(权威发挥作用)。你本可以通过更优惠的价格购得同款商品。
稀缺: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应用事例:最典型的就是“限量版”销售商品,告诉顾客,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不见得随时都有。淘宝上随处可见,节日活动过了就没有这个优惠价格。事实上,下一个节日的优惠力度有可能更大。
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这些影响力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关键是你如何去思考、应对这些影响力。
有一个著名的生物实验:每当听到“叽叽”的声音,雌火鸡会自动搬出一套恰当的机械化母性行为,误以为旁边的发声物品是自己的小鸡。
这些低等动物必须频频依赖环境中的孤立刺激,原因在于它们的智能有限。它们的小脑袋瓜无法对环境中的所有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和处理。因此这些物种对信息的某个方面进化出了极度的敏感性。
人类的大脑有着比其他任何动物都更为有效、复杂的机制。考虑多方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其他动物比不了的。人类成为地球上的支配物种,靠的就是这种信息处理上的优势。
靠着成熟而精密的大脑,我们建立了一个信息繁多的快节奏复杂世界,使得我们不得不越发依赖类似动物(我们早就超越了的动物!)的原始反应方式来应对它。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公众关心的事件越来越多元化,但关心的时间越来越短。每天的头条新闻不一样,昨天是范冰冰逃税,今天是花臂哥砍人,过几天公众又会有去追逐其他的热点。
如果与我们打交道的人公平公正地利用我们的捷径响应方式,我们能更方便地开展高效率、高适应度的生意往来。而那些通过弄虚作假、伪造或歪曲证据误导我们快捷响应的人,我们应该提高警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影响力(经典版)》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