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1500字
(一)为什么我一口气看完了他?
这本书是我最近读的书里最长的一本了,往往篇幅长的书容易让人气馁,但是这本书我居然是一口气读完的,这种不经常发生的现象之所以发生,归结起来,可能有这几个原因:
1.故事非常紧凑,就像电视剧每一集都有新进展一样督促你接着往下看。下一集,下一集,下一集…
2.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做背景,对战争和政治转折都有描述,并插入了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比读历史书有趣,有一种看着爱情片轻松了解一战的感觉。
3.因为战争与爱情并存,穿插的又恰到好处—每当政治看不下去的时候就来点感情戏以及bibibibi,节奏非常独到。所以这本书男女通吃。
(二)书里的战争、爱情、战争和爱情。
1.战争
作者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的时候,对于关键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对话的引用是力求还原历史的。据说作者成书后还曾向历史学家校对过书里的内容。所以,想了解一战但又不喜欢读枯燥的教科书历史书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下手。
2.爱情
你将看到如下几对的感情纠葛:
茉黛和沃尔特:两个敌对国家的贵族被战争严重影响的婚姻
菲茨和艾瑟尔:傲慢贵族与理性贫民的一段不靠谱的激情
艾瑟尔和帕尼:像一种女强人和理工男的指间的感情
格雷戈里和卡捷琳娜:吃苦耐劳有能力的革命者哥哥与痞子弟弟的情人的有节制的爱
比利和米尔德尔德:三观正的少年和带了俩孩子的大咧咧御姐的比较顺利的感情
列夫和奥尔加:痞子和富家小姐的一段,富家小姐被始乱终弃并遭遇小三的悲剧感情
格斯和罗莎:贵族和独眼女记者的一段脱离颜值只看气质的真爱
人很多……来自很多国家,这也意味着,作者描述了很多类型的人物,很多类型的感情,但是每一种都不是主线,都不会将感情的内在挖掘的太深,所以要说有什么直指人心的共鸣……没有太多。然而虽然故事情节多是比较老套的桥段,但放在战争背景下演绎出来,也还十分的讨喜。所以这是本故事性比较强的书。
3. 国家的战争和普通民众的爱恨
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决定着战争与和平,作为个人,有情人希望在一起,家庭希望平安以及有每天的面包,受压迫者希望自由。然而无情的战争彻底改变着他们的命运,打破了这些人性中最平常的需求。
这本书的脉络,首先是几个国家从和平到战争的变化,其次是这几个国家的主人公之间的发展。随着故事的推进,本来毫无相干的主人公们从各自的生活走进了其他人的生活,一页一页开始建立起各种联系。一页一页的揭示着战争如何改变着他们的命运。你不禁会感慨…世界真小…就这么些人,到哪儿都能碰的着……
(三)战争中颤动人心的几个时刻
1. 运河屠杀
由于英国军官狂妄自大的战略失败,导致人如草芥般被德国屠杀。
2. 俄国革命
镇压革命时开枪打同胞,革命中开抢走火的男孩,差点被轮奸的醉酒女孩,被砸的商店和无辜的人。革命的时候,秩序被打乱,在新秩序没有建立起之前。无序状态的民众变得混乱不堪。他们实则只是想推翻一种秩序,但实际掌握局面获得自由后以为所有的约束都失效了,人性大爆发。
3.勾心斗角
德国资助俄国布尔什维克去推翻临时政府,以达到俄国与德国停战,德国拿下法国的目的。可见所谓国家是出于信仰和善意去协助另一国都是表象,本质是自身利益。
美国总统靠提倡和平不参战而当选,入选后打算加入战争确又要靠侧面煽动民意来实现。
政治真是门…艺术…
(四)最后科普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德国,奥匈,意大利)和协约国(英、法、俄、塞尔维亚、美国)之间的战斗. 众所周知,这是一场规模重大伤亡席卷整个欧洲的惨烈战争。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