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后感2000字
这本冗长而啰嗦的书,在这个抖音锦鲤漫天飞的时代,能带来一种回归初心的清新感。
◆ 知识V.S.技能
越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就越容易停留在含糊的理解上。
什么是知识?把一杯水加热到100度,它就会沸腾。什么是技能?当你熟练地把水加热到100度,并且准确地识别沸腾的状态,那就形成了一个技能。
这两者的区别在哪儿呢?前者是想,后者是干。能够想到,不一定能干到,能够干到,就一定能想到。本书定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来解释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否存在“心理表征”。
所谓心理表征,是指“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个行为相对应的心理结构。”它有时候是抽象的,例如,作者一直在研究的国际象棋大师,他们对某一棋局的理解,并不是普通人那样对每个棋子落位进行简单陈述,而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解读:处于攻势还是守势,进攻方向是哪一边,整体阵型是如何(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都可以这样去解读)。而对于另外一些行为,心理表征也会有很具象的体现:写实派画家看一眼场景,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很具体的画面(这么说来抽象派画家则是在训练自己形成概念化的心理表征)。书中的核心理论是:心理表征的数量和质量,是任何领域中,杰出人物和一般人物相区别的唯一因素。我们平时赞扬的杰出人物的天赋和努力,都是导致他们形成优质心理表征的原因而已。而在生理学上,心理表征意味着大脑中的某些神经元形成了特定的联结,这就需要通过反复的“刻意练习”来实现。
这一理论很好的解释了知识和技能的区别,了解一个知识点的门槛很低,但要把它转化为技能却很难,因为不通过反复的艰苦练习,是无法形成心理表征的。抛开技能,仅仅从知识的层面讲,教育学中所谓的是否真正“理解”了某一个知识点,也意味着这个知识本身,是否在你的心里形成了心理表征。例如,我们高中语文的阅读题,如果只是简单的看一遍标准答案,那远远不足以形成答题技巧,只有把答案进行模式提炼,形成答题套路,再通过反复练习,直到你看到题干就知道该分几点作答,那么才算“理解”了这个知识点。
因此,心理表征即“套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说,这是任何一个需要实干的成熟行业都需要建立的体系,行业心理表征的质量总和越高,意味着行业的专业性和效率都更高。
而对于个人来说,心理表征的建立需要提倡“知行合一”,即处在特定的情景中学习,而不是漫无目的的练习。一种形式是“学中干”,学习别人的知识和技巧,并即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反复验证和巩固技能。更难的形式是“干中学”,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反复总结,提炼出归纳性的“心理表征”,成为一手“观点和经验”,更可形成论文著作。
◆ 稳态V.S.成长态
本书在阐述了一套理论体系之外,也提出了进行刻意练习的方法论(虽然篇幅很短)。即“3F”模式,包括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Fix(修正)。而满足这三个要点的最好练习方式是什么呢?找老师教!是的,作者认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其提供的效率是远远高于自学的,老师能带来成熟套路,老师能提供有效的反馈,最重要的是,老师已经经历过了学习的全部阶段,他对于“如何在这一领域有效成长”的理解,是学生远远不能体会的。同时,对于无法请到老师的大多数时候,也可以通过向杰出人物的经验学习、自我设定3F原则等方式来完成。
不过,这本书对于我的最大意义,还是在于一种鞭策和激励,即有方法地去“脱离舒适区”。舒适区这个概念近年来出现的频率太高,现代人在享受到了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红利之后,不可避免的沉溺于高品质的生活及享乐之中。新兴的娱乐产品,都有意识地去利用“人性腻于安乐”的本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消费黑洞,勾起人们的低层级欲望,通过毒品式的及时反馈来筑就多巴胺的安乐窝。如果“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那么现代人的一大枷锁就是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陷阱,它们合力把人限制在了舒适区,走向了懒惰。所谓“懒”,即贪图享乐不肯脱离舒适区,这又导致了“惰”,即长期沉溺在舒适区,形成了惰性,想要脱离而不得,此乃人生之苦。
刻意练习的要义,就是要脱离舒适区。
任何一种轻松,都必然导致不成长。技能上的不成长,会让人停滞不前,而更可怕的在于,长期在技能上的停滞不前,会导致人在心里上相信自己“不会成长”。在此,心理学上对僵化性思维和成长性思维有一个区分,持僵化性思维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面对失败,他们更加悲观地认为是自己不行,难以胜任目前的工作。而持成长性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面对失败,他们不会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行”,只是“能力还不够”而已。一字之差,却在心态上有云泥之别。
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人类都是喜好稳定的,这是动物天性使然。舒适区是处于稳态的最好见证,它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和愉悦感。但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不就是在于,有一种叫做“心流”的状态,有一种叫做“价值感”的感受,它们的魅力之大,超脱于金钱和权力,是作为一个有心性的人类,毕生的追求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