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的一年》读后感1200字
搁浅在书架里很久的一本书,绵长阴冷的下雨天给了我不错的理由蜷缩在被窝里读完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倒不是书名《独居的一年》相反是下面的一条书评“遇到爱就找到了自己”。但其实全文读下来,我有不一样的感触和心得。
独居的一年,更准确的说是寡居的一年。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把它定位一年,也许是艾伦死后,露丝守寡了一年?可他根本没有用太多笔墨去描述露丝是如何度过这一年的。但既然书名为此,一定是有它特殊的深意,我没意会而已。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有着不一样的独居生活,清冷的,混浊的,刺激的,单归根到底都是一群可怜的孤独的人。我同情埃迪,他滑稽,纯粹,他固执的迷恋着,爱着,回味着玛丽恩,从他16 岁开始到未来的37年。玛丽恩作为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女人深深的影响着他未来对女友或者是性伴侣的选择。他迷恋老女人,且无法自拔。他的爱被玛丽恩禁锢住了,所以可怜的他一直以为这么多年他依旧深爱着他,等待着她。其实并非如此,但无论如何上帝保佑让他等回了76 岁的玛丽恩。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悲剧人物,他们都在自己的漩涡里挣扎,死去或重生。玛丽恩不告而别离开了美国从此隐姓埋名在丧子之痛中度过一生,在她写完第五本书的时候,她重生了,所以回来了。特德,他是个不称职的丈夫,也是个不负责的情人,但他面对他的女儿露丝总是束手无策,他始终是个有爱,有责任的父亲。他游戏人间,他穿梭于各种女人之间。但最终他扛不住内心的罪恶,抗不住女儿自毁式的报复。最后自杀了。汉娜,露丝最好的朋友也是露丝痛恨过的人,所谓朋友总要经历很多事情,你才会清楚的明白你再恨她,你依旧会原谅她。因为你离不开她,只有她最懂你,只有她知道你所有的心事和秘密,有些默契只属于你们。而且你依旧爱着她。汉娜活的很率性,抛去一切道德舆论的约束,我觉得她活的最明白,最起码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她在别人的眼里一定我是个坏女人,是个可怜的人。
露丝应该是里面最幸运的人了吧,除了她的母亲玛丽恩在她四岁的时候就离她而去,除了她的童年一直活在她死去的两个哥哥的阴影里。除了她的闺蜜汉娜和她父亲的背叛,除了她在一个平常的早晨醒来发现他的前夫已经睡死过去,但这些都没有阻住她摆脱厄运的脚步,她遇到了哈利。露丝是深不可测的,全文有太多露丝的心理描写,但我依旧觉得她是个迷,尤其是对爱情。无论是艾伦还是哈利,她和他们的结合到底是因为爱还是性?但无论如何,最后的她应该是舒心的,安然的。而我始终坚信亦舒说的那句话,“新的性可以替代旧的性,但新的爱替代不了旧的爱。”性可以忘记,但爱只有放下,忘不掉!
总之,这是一部看来不怎么压抑,但有些变态,其中还夹杂着一些书中书的片段,读起来让你越来越上瘾的书,你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结尾是什么。而结尾如我所想,如我所愿。约翰.欧文,伟大的作家,不一样的小说家。我喜欢他对每一个环境的描写,让我想起张爱玲。尤其是奥姆斯特丹那段描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