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徐小平、周航、脱不花联袂推荐的精力管理力作。这是一本从运动、饮食、恢复和心态四个维度讲述如何保持旺盛精力的自我管理书。作者张展晖从国际顶尖运动员和职场精英人士群体持续几十年保持巅峰状态的奥秘出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健康管理经验,指出人们总是片面地从胖瘦、结实程度去判断精力是否旺盛,而事实上除了胖瘦之外,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最大心率、静态心率、疲劳程度等参数,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精力值。要综合改善这一切,就要对精力进行科学、系统化的管理,确定自己运动的舒适区、挑选优质饮食进行科学搭配、学会休息恢复并找到活在当下的心态。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2019第34本书: 《掌控》三星这本书是讲精力管理的,我理解就是如何在各种加班中还有力气生活,而且可持续。作者是体育出身,之前做过徐小平、樊登、罗振宇等的健身教练。我在樊登听书上听过他和樊登的对谈后觉得有些东西和之前的认知挺不一样的,于是开始看了这本书。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前两本书看得晕头转向,得看个通俗的缓缓。这本书挺容易读的,可以速速读过,只看自己觉得重要的干货。收获:我之前低估了有氧运动和心肺功能的重要性,高估了练习肌肉的重要性,练出马甲线以及忙了之后,运动的动力大幅减弱。不过从我的心率来看,我的心肺功能确实不咋样。我的心率来看,我的心肺功能确实不咋样。我以膝盖不好为由从不跑步,现在看,觉得可以从坡快走开始,书中也很强调运动强度的循序渐进,以心率为风向标。“自己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看似饱满的精神状态是以心跳次数的激增为代价的。早上起床时,心脏应是由慢到快慢慢苏醒的,而他在早上起床时,心脏像是经历了心肺复苏,直接进入了快速运转状态。”另外,书中说燃脂并不是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强,反而太高强度运动可能不咋燃脂。“有个专业概念叫EPOC(过量氧耗),EPOC会随着运动能力的增加越来越少,也就是说运动水平越高的人,身体恢复得越快,EPOC越少。因此高强度运动的燃脂效果并不好。其次,肌肉通过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训练,会产生更多的用作脂肪燃烧的耐力型肌肉。”还有书中关于注意力和心态的部分我也有一些共鸣,是我最近思考的东西:“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并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放弃主权。”困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看到即使不同的观点也都觉得有道理,但是不知道到底谁更有科学依据。也可能一些事情就是没有打成共识以及辨出绝对的对错的。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在没了解之前,单从听书名,以为是一本驭人术或领导力的管理书。而了解之后才知道,是一本自我管控精力的书。后又发现了副标题写着【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更能理解为是一本健康方面的书籍。
掌控一书从运动、饮食、恢复和心态的四个维度,为我们讲述了如何保持旺盛精力的健康管理。简单的讲,就是找到运动的方法,做最舒服的运动;了解健康而营养的饮食,吃最需要的食物;把握好自己的精气神,过最惬意而精彩的人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拼的不止止是思维与认知,更多的是精力的充沛。谁的精力更旺盛,竞争中的胜算概率就会更高。精气神=精神,精力=竞争力。
本书更是给我们讲了一个新的认知,“瘦身”的本质意义,并不是只为了变瘦变美,而是让我们的精力充沛。掌控健康,掌握时间,把控饮食,我们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而健身的本质诉求,更是让我们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游刃有余,且在工作之外还有精力去享受生活与家人的欢乐。
此时让我想起了两句话。
一句是比较激励的话,如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我们等他人从外打破自己,那么我们注定成为他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而从内打破,就需要充沛的精力,才能实现。
一句则比较扎心的话,如:你连自己的身体健康与时间都管控不好,还怎么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回顾成长及人的一生,无不是都在与自己做斗争。无论你争强好胜的斗天斗地,最终都是与自己斗。正如佛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未来的人生,一切从掌控自己为起点。冲吧!人生的圣斗士。燃烧吧!我的小宇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