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堂吉诃德(上)》读后感_900字

《堂吉诃德(上)》读后感900字

《理想主义者的现实情怀》——《堂吉诃德(上)》读后感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叫堂吉诃德,一种叫其他。

世界上有两种精神,一种叫骑士精神,一种叫精神病。

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在无数世纪的精神生态下的学者及普通民众的茶余饭后中都未曾得出结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活着需要信仰,信仰里的头破血流构成了生活的七荤八素。

相比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责任、道德和面子这三座大山合理而无情的重压着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的现实情怀奄奄一息。

毫无疑问,这样的时代是炼狱般的存在。物质丰腴了,文化精神性感了,理想主义却要毁灭了,这比堂吉诃德所享受的猪笼待遇还要诛心啊!

我们为什么需要理想主义?现实总是那么的理想。不是与理想背道而驰,正因是现实与理想齐头并进,理想重归于隐形了。

堂吉诃德专注的读了一种书,叫做骑士小说。骑士道精神是他理想的种子,他有做国王的小小愿望,价值观里始终认为它必须通过伸张正义的付出才能获得。

即便是幻想出一场场战斗,也要让过程活灵活现。每一场旅行,不正是如此吗?

可惜他太渺小了,精神上他走得太远,现实里又走得(每一次痛苦的经历)太实。这半部小说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故事呈现的似乎都是整个“环境”的妖魔鬼怪在迷惑着他固执己见伸张正义。同时我有另一种感觉,截然相反的,其实一直都是他自己在迷惑他自己,否则理想就不复存在,生活就会失去动力,美好也将失色。

现实里不一定有理想,理想里却满满是现实。

现实里暂时无法解决的,所有期望美好未来的,都需要靠理想去维系、调适并且得到安放。

当大众文化意识充满了对完美人生的赞赏之时,能保持清醒的或许也只有骑士精神。我们都那么多缺点,都那么无知,都那么的渺小,总有希望成全自己的时候。

你不会得到全部,也不会失去全部。你可能会感到一无所有的悲凉,但你至少还有梦想。拥有些虚无缥缈不计因果的“江湖”,不一定要归于实现才是圆满。一边经历,一边成长。

对于情爱,守不住理想的,都不长远。理想是彼此接纳的信念,那许多的缺点或者不可能因理想而有了转化为可能的可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堂吉诃德(上)》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