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读后感1400字
- 如果你想创业,推荐你读这本书,如果你没有想过想创业更要推荐你读这本书
未曾清贫难成人,
不经打击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炼狱,
从来富贵入凡尘。
醉生梦死谁成气,
拓马长枪定乾坤。
挥军千里山河在,
立名扬威传后人。
借用《增广贤文》里的一串珠玑来形容我读完这本书的感触。读完之后,双手背后,来回踱步,早已过了偶得一佳文,夙夜不能寐的年岁,再也不因读到一篇鸡汤文而捶胸顿足,热血沸腾,便立刻立志要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的日子,走的路多一点儿了,也慢慢明白自己几斤几两,擅长什么,短板在哪里然后就抱着专业的东西滚回去“躲进小楼成一统”刻意练习,慢慢精进去了,不想那些有的没的,与此同时一方面本领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也走进了死胡同,偶尔仰头问天,终不得出路。但是这一本书给到了我不一样的视角:同样的时间里创业的人是怎么活的。
赘述书中所讲内容,贤替作者讨回一个公道
读书过程中,看到不断有书友说作者文笔不尽如人意,我付之一笑,如果作者写的如诗文般流畅 你还会读吗?
我读,是因为他写的真实坐着开篇就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高考失利,没文凭,但是他脑子聪明,肯干,有忧患意识。
故事起初,作者就写到自己初到义乌,身上就带了四百块钱,还因为家里有事情,把仅有的钱还寄给了老婆,而老婆也因为他实在是太穷了,就由丈母娘出面,下跪,求唐离婚,唐也没办法,就离了。没钱加上离婚双重打击,让村里人看不起,处处收人欺凌,被人勒索,父亲一气之下,把二十多岁的唐赶出了家门,千门万户曈曈日,背井离乡,外出躲灾,踏上义乌的老路,期间唐为了维持生计,偷过厂里的雨伞,玩具,并且后来也进了高利贷公司,同乡遇难,被迫牵连,辗转之下找到了之前被他放过一条生路的欠债人,为表感谢,对方送了十台机器给唐,于是便开始了接下来的创业之路期间也因为小有成绩而犯过一些错误,但是很快改正了,期间随着唐的智慧也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正轨。得道多助,也有了老家的表妹来帮忙,妹妹因感情受挫,也来到了义乌,而此时的唐嗅到了外贸这块儿肥肉的香味,及时把握机会,利用妹妹的外语,成功走上了外贸之路。用了三年时间,从400块的身价,涨到了两百万。期间辛苦,机遇,非一言可以近述,但是过程真的很精彩,我如果一五一十的写出来,估计就违反了版权法了。此中有真意,若要尽得书中生意经,还需君细细翻越。
用了这么久,读这么一本看似功利的书。对我们不创业的人有什么用呢?
首先,可以让我们正视创业,这件事情,而不是一味的仰视,更不是直接放弃自己好的创意。
其次,创业难,难在哪里?问题太多,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可能让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我们创业了,就不再是办公室里有固定资源,固定渠道,固定流水的办公了,而要考虑方方面面。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解决问题。
然后,学习创业者身上的那股韧劲儿。书里的唐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只要有一丁点儿机会,就要冲上去,只要有一个很小的问题,就要立马搬出忧患意识,把问题放大了,分出调理,不厌其烦的去解决。还有绞尽脑汁儿的想办法,时刻关心着自己的企业。
再其次,从书中学做人,书里的唐,给我们的感觉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人,但是他对待朋友的义气,和对待自己的贵人的态度,对待宗姐的态度,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对人的真诚,对客户的虔诚,是我要好好学习的。
深夜写文章虽然清净,但是思路太乱,我得偃旗息鼓,好好理一理顺序,写的过程中深感对不起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