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略》读后感900字
按着《史记·留侯世家》当中的记载,张良曾经在桥上替一个老人穿鞋,后来这个老人就赠送给张良一本特殊的兵法书,这本兵书称为叫《黄石公三略》,这个老人就是一个著名的老神仙,叫黄石公。
关于这本书的真伪确实有争议,但是大家比较公认的是,里边保存了一些军事和军政上的非常原始的非常经典的格言。这书大概是3800多字,分成上中下三篇。上略设礼赏,中略审权变,下略察安危,它各有侧重点,其中上略是这本兵书的核心,大概有两千多字。《三略》这部书从哲学体系上讲,带有明显的黄老哲学的色彩。从内容上讲,它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讲战略的兵书。
我们在讲战略的时候一般都会谈谈《三略》这本书。在这里我介绍一个知识点,在《三略》中谈到:一个优秀的带头人,应该避免八种错误。原文是这样说的: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大家仔细想想,从瓦岗英雄、李自成起义一直到太平天国,基本上一个轰轰烈烈的事业走向衰微,差不多就是这九个字:英雄散、谋士叛、功臣倦。
那接下来还有五条跟具体修养有关:
专己则下归咎。什么意思呢?独断专行,下属就会推卸责任。
自伐则下少功。自高自大,手下人就没有建功立业的心。
信谗则众心离。总是听信谗言,挑拨离间,众人的心就会离散。
贪财则奸不禁。当领导的如果贪财耗力,手下人的违规的行为就没法去禁止。
内顾则士卒淫。就是领导如果喜欢漂亮女生的话,当兵的作风就会淫乱。
专己,自伐,信谗,贪财,内顾一共是十个字五条,再加上前面那三条,合称叫八弊,八个弊端。
所以《三略》上说:将有其一,则众不服,有其二则军不式,有其三则下奔北,有其四则祸及国。也就是说这八条当中如果一个领导者占其中的一条,手下一定有人不服你;如果你占到其中的两条,这部队就会纪律涣散,没法带了;如果占到三条,那遇到挑战的时候,手下人一定会溃散叛逃;如果这八条当中有四条,这事业就会崩盘,而且领导者自己也会遇到灾祸。
所以从《三略》这本书上,大家能很明显的看到:它除了强调赏罚,除了强调战略之外,它还强调两点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一个是要重视民心民意,另外一个是领导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得民心者得天下,能修己者则无往而不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略》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