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朝花夕拾》读后感_16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1600字

近两日看了《朝花夕拾》。小时候是不懂朝花夕拾为何意的,直至对朝夕二字有了比较深刻的感觉后再看到朝花夕拾四个字才恍然大悟。
以前对于鲁迅先生的生平并不了解,现在也是。我总觉得人到了如此回忆往事的时候大概便是老年垂暮了。上网查证了一下,鲁迅先生1881-1936年,粗算,竟只有55岁。一身瘦骨,剑锋思想的鲁迅先生呵,文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暂。而《朝花夕拾》写于1926到1927年间,他大概45岁,对于他来说,确也是暮年了。它的意义跟价值当然不只是回忆往事,感慨人生,叹息往日时光;主要是怀念、批判、审视,还有一股浓浓的愧疚之情。
《狗.猫.鼠》中狗为什么仇猫的故事,“我”为什么仇猫,看到猫那副媚态的厌恶,对隐鼠的偏爱,甚至还有对猫的生理攻击:“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引用)
这些地方都让我忍不住发笑。鲁迅先生真性情!
《阿长与《山海经》》:对于阿长的描述印象是很深刻的。读到这里,忍不住写了几句想法,也是我的回忆。
“这段印象是特别深刻的,现在看起来还是觉得想发笑,尤其说阿长竖起第二根手指切切嚓嚓的时候。
若干年前,当我也学到这篇课文的时候,跟大姐躺在床上聊起阿长,我们俩都对这段印象深刻,两个人就憋不住在床上哈哈大笑了…”
对阿长妈妈,其实是很怀念的。
《五猖会》:对于五猖会的情景描述大多是不记得的,我总觉得就像我小时候晚上去看雷剧的情景。这一类事情对于孩子而言每年都会是极新鲜热闹的。在这几个夜晚,洗澡是很赶早的事,平常都是被老爸凶才肯洗的;吃饭也很激动。不过我的表现也并不夸张。待我长大些,看到小弟的表现我便心里偷笑了,他是个很爱热闹的孩子,他的紧张与激动真真可爱极了。只可惜我小时候口袋里半毛钱也没有,这是最遗憾的事。
鲁迅先生:“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在大人那里,我们是觉得很奇怪的,似乎他们看不得我们空闲开心。我老爸也经常做这种事,我老妈还嫌弃地说他,就是见不得我们闲,硬是要找点事我们做才行。我想,“父亲”当时差不多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心理。
《无?常》:印象最深刻就是这句“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这篇讲到人生,讲到生死邪恶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那时,读书就像某种惩罚,比如生病打针时,哄孩子也是这样,叫他以后要听话,要打针必定是不听话的结果。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引用)
去了书塾,孩子的性情依然没有改变,还是那么纯真跳脱,对一切也还是怀着好奇之心。只是常常也被打压下来。
《父亲的病》:最感触却最无法言说。所谓传统中医,却是庸医。名气这样响亮,或许有一毛伎俩,然而着实很道貌岸然的。
“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中医先生的话)
说话这般懂得圆滑世故,比现在的销售还厉害。
最后,“懂礼节”的衍太太来了。那些声“父亲!父亲!”的喊叫,似乎要断气的是我自己,读到这里内心里真憋的慌!不过在最后,鲁迅先生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他大概是极其悔恨愧疚的罢……
《琐?记》:确实琐碎。
说衍太太印象比较多。“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引用)最后不到那里去竟大约十多天,这侮辱真心极大的了!
鲁迅先生说话这般调皮委婉,其实不是第一次听说。听说他跟许广平的书信往来说到寒冬撒尿的情景更是调侃得很。
说到“螃蟹态度”,好笑讽刺得很,想到岛国动画。
……就写这么多……[撇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朝花夕拾》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