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呼兰河传》读后感_1300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1300字

——记一场旷日持久的逃亡
萧红我是很喜欢的,不论是才情,个性,感情、坚守。首先说才情,读这本呼兰河传不忍三次泪目,一次是那忍受丧子之痛依然不忘通过卖豆芽自力更生却每每失常去庙会哭上一场的女人,一次是给小团圆媳妇走马,把她脱光了放入开水里的第二回,一次是王大姑娘和磨坊里的冯歪嘴子的逆旅里穿插了满满的悲痛。你很难想象这些悲情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开花结果,平静安详的镇子,一个小姑娘数着星星数着七星瓢虫背上的黑点,在火烧云下数着后院李子树结果的日子,然而就是这个小姑娘亲眼目睹了这些个惨剧,她从小便有了和别人不同的见地,或许有一点少年老成吧。这一切的经历,促使她成长的更为坚韧,挺立,更有冲破束缚的欲望,对,她要逃出去的,她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这一点,以至于后来逃去了上海见了鲁迅,发表了《跋涉》,发表了《生死场》,鲁迅青眼有加并亲自为生死场做了序。又说当年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在给萧红用上海流行的粉色丝带拾掇头发时,被鲁迅严厉喝止“不要那样打扮她!”可见在鲁迅先生眼中萧红的魅力是脱离了理性豢养的自然之力吧。二是个性,又说萧红的求学,为了读书逃到了北平,衣食无靠,那是一个盛产娜拉的时代,白冰,谢婉莹,丁玲全是逃婚个个如此,可是娜拉一旦醒了就很难回到过去,只有三种结果一死亡二堕落三回家。她的个性在于她挣脱了这三个可能性,她赢了,不仅赢了而且赢得光芒万丈。三是感情,人们喜欢说萧红感情混乱不堪(说这话的都是大猪蹄子)我想借用一句话,不要怀疑真心,真心本来就瞬息万变…四个有相关的男人:东北老乡汪先生,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按时间线汪先生的家里因萧红的逃婚而与张家关系彻底搞臭了(萧红原名张乃莹),王先生与家里决裂跑去北平找到了瑀瑀独行困顿求学的萧红表达自己的怜惜,表达个自己支持萧红读书,此情此景作为一个女人难道会不为所动嘛?!怎么可能,因此很自然的在一起了嘛还怀上了汪的孩子,然鹅,汪抛弃了她……唉……一把辛酸泪。至于清华高材生端木蕻良和危难中守护她的骆宾基则都是后话,那是萧红早已名声在外,更多的出于仰望而且相处甚短也就不谈了吧。然萧军不同,他与萧红并称二萧以前,他们是“悄吟与三郎”他们一见如故,悄吟从此变成了生活意义在于见到他和等待见到他的小女人,一个身无分文的男子爱上了一个身怀六甲且被人抛弃了的女人,他们在洪水中相拥,真是非常魔幻又感人的场景。最后随着萧军的不断出轨,萧红神态失常,她决定暂时离开萧军前往日本说是要冷静一段时间,在日本她同女性友人讲起萧军,她说:萧军永远不会说不要离开我,他只会说离开萧军你会难过;她说自己如同萧军手里的一根火柴,火光与温暖过后,萧军就会去划下一根火柴…结果这位女性友人急切又好奇的去见了萧军然后很魔幻女友人和萧军有了孩子……彻底伤透了萧红的心,诚然萧军是一个有魅力的花心男人吧。
也是在这个时代,国难当头,他们坎坷逃亡,但他们彼此心灵默契,有着饿死都不为日本人做事的风骨,短短一生令人感叹。最终,萧红病逝于香港,那个离呼兰河三千五百公里的地方,她逃离了呼兰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呼兰河传》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