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4000字
书评二:拿破仑的战场。
17,拿破仑也是笔杆子出政权:
拿破仑修书一封,迫使对手萨丁国君停战请和,逼迫他贡出国土中的所有特产。这是他第一次利用诡计与恐吓赢得的停战。他向萨丁宣扬自己会派出绝对的优势兵力,其实,他当时正腹背受敌,哪里有什么优势兵力?但士兵因此对他刮目相看,因为他在两周内实现了当初的承诺。
拿破仑带兵打仗:
A.他有着超强的洞察力和极其敏锐的慧眼,一切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b.因为革命的爆发,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平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人的能力逐渐胜过了他的出身,因此,拿破仑才能够年纪轻轻就当上三军统帅,虽然他在带兵的经验或者在学历上都还有欠缺。
C.而拿破仑的果敢、迅速,无人能及,他不担心在行军中指挥作战,因为部下个个年轻力壮,他相信“时间就是生命”。
D,破格提拔人才:那个奥热罗呢,当过三支军队的逃兵,好大喜功,追求刺激,甚至有过小偷小摸的行径。拿破仑把这些人从社会底层挖掘出来,并加以提拔利用。
不过,对于留用的老将,拿破仑却不予重视,包括一些原有的将军,总是想办法遣散或调离。他认为:“那些人,坐在办公室里混混还凑合,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带兵打仗。”
E.对于失败的将士,拿破仑也并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反而会说:“别担心,胜败乃兵家常事。很快,我们会取得新的胜利。”但是,对于一个师长的拙劣战绩,他再也不能忍耐,当众在操练场上严厉训斥,甚至扬言要在他们的军旗上写上嘲讽的诗句。
被羞辱的士兵当场请战:“明天让我们去当先锋。”第二天,拿破仑部队里的勇士们就多出一千多名。士兵们获胜后,他会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同志和朋友。这样,法兰西人民的子弟被新司令完全征服了。
F.其次,拿破仑的成功不得不归功于他所率领的人民子弟兵。这也是法国大革命带给他的幸运,因为人民军队是革命的产物。至于奥地利,必须严格地节省兵源,因为他们的后备力量不足,难以补充。而且,这些士兵来自不同民族,语言也不统一。
士兵之间,官兵之间,交流困难,更谈不上精诚合作。而法国士兵截然不同,他们有三千万人口做后盾,有着统一的民族信仰,在此后的二十年里,都不用担心兵源问题。
G.周边的各国,正对它虎视眈眈,想尽办法摧残这些新思想。所以,法兰西不得不先发制人,主动挑起战争。拿破仑就是高举为自由而战的大旗来号令三军。这也是拿破仑成功的一个原因。
H.公开演说。宣称自己是为了解放当地的居民,才发动了战争;要帮助他们挣脱哈布斯堡王族和萨丁人,从而获得自由。那些对旧制度心怀不满的人,听了这强有力的宣言,怎能不振奋呢?那些被奴役的民众,对统治者不是早已恨之入骨了吗?而且,革命的新思想,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渗透到许多意大利城市,年轻的学子和市民为此早已蠢蠢欲动。
意大利,渴望自由的年轻人无处不在,他们大声疾呼“统一意大利”,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领袖对此无能为力。因此,反叛的思想早就开始萌芽,虽然未长成参天大树,但其势已经不可阻挡。看吧,不满的人群已经在欢迎入侵者了,并对拿破仑的演讲深信不疑。
操着一口流利的意大利母语,因此,意大利人并没有把他当成法国军人对待。拿破仑处处标榜自己是自由、和平的使者,他的所有信件,都在信纸上方印有“自由”、“和平”等字样。如果意大利人看清他的真正面目,将会多么失望啊!
J. 拿破仑深知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但是,那支饥饿的部队能够不折不扣地遵守他的纪律吗?他能让士兵们举止文明,不骚扰百姓吗?他在给国内的信中写道:“劫掠现象时有发生,那些长年难得温饱的士兵,来到这富庶的平原,虽然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会做出有伤军风的事情。
但这也有值得同情之处,三年来,他们在阿尔卑斯山的边境地区,吃不饱,穿不暖。忽然来到乐土,难免做出一些不尽人意之事。但是,竟然有士兵为非作歹,犯下滔天大罪,这是不可以容忍的……为此,我决定严明军纪,绝不允许他们变为强盗……
明天,我要杀一儆百,那几个人胆敢抢劫教堂里装捐款用的盘子。希望将士们能在最短时间内重整军威。目前,法兰西士兵的勇敢已经令意大利人敬佩不已。而我要让他们对法兰西兵士的品格更加敬仰!
K.军纪:他规定,那些不能在二十四小时内交出抢来物品的,就地枪决!
L.对历史了如指掌,所以改变历史:继而,拿破仑又向意大利人大谈雅典、斯巴达和古罗马。是啊,历史给他以借鉴,他现在不正在改写历史吗?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开始阅读普鲁塔克的著作;后来,对各个朝代的历史都有研究;现在,他讲起这些来如鱼得水,伸缩自如。
在他的脑海里,清楚地知道是谁曾经统治意大利,甚至能精确到统治的具体方位,他也知道现在的政府是怎样组成的,所以,他明白应该如何因势利导,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手段来治理。他以历史中受人爱戴的人物为榜样,仿效他们的行为,甚至雄心勃勃地要超越他们。
Z,他头上的光环,至少有一半是依靠文字堆积出来的。
拿破仑写道:“将士兵们,你们如不可阻挡的百川之水,从亚平宁的高峰飞泻而下……米兰已经被我们占领……各国人民如同兄弟,首先,布鲁图[9]和西庇阿[10]的后裔是我们朋友,我们会以伟人为榜样,给大家带来自由和幸福。
我们将重建古罗马朱庇特神殿,把那些英雄形象再现于世人眼前,从而唤醒罗马人的意识。几百年来,他们被奴役,精神麻痹,从此,他们将获得新生。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后人会为之感叹。你们,我亲爱的将士,将带给祖国无上的荣耀,而你们自己,也会因此而流芳千古……当你们凯旋而归时,百姓们会说:看,那就是远征意大利的英雄!”
有谁见过哪个司令曾经向士兵或者什么人发布如此演讲吗?谁还能超越拿破仑的想象力吗?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没有强迫下属来服从自己,而是去拉拢他们,他向士兵们说:“有谁想当懦夫吗?谁要当英雄?”不久,他会再次鼓舞士气,用英雄来激励他们。
K,当对方犹豫不定时,拿破仑掏出表,指着自己要发动进攻的时刻,说:“你最好早作决定。也许我不一定能胜利,但是,我不想为任何事耽误一分一秒。”谈判成功,通过《 停火协定 》,他生平第一次罢免了一个国君。
18,成功是成功之爹--书摘:
这天晚上,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给自己带来的辉煌成就感,同时发现谋略对战争的胜负有重要意义,梦想要变成现实,必须深思熟虑,才能稳操胜券。成功使他体验到了自己手中的权势,不禁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乐观。他对朋友马尔蒙说:“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将由我去完成。”
事隔多年,提到上述战役时,拿破仑仍会激动不已地说:“是洛迪之战,让我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从那一晚开始,我要建功立业的雄心被激发出来。在此之前,它们只不过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而已。”
19.“这样做,是对我的不信任。如果三军统帅得不到应有的信任,不能自主地下达命令,那我只能遗憾地告知你们,请把我调离此位。每个人都有自己指挥的策略。”--拿破仑自述。
(个人想法:许多人只知道 上下同欲者胜,而不知 将能而君不驭者胜。
我讨厌不被信任!!我骨子里瞧不起不讲信用的人。)
“你们要为刚刚下发的命令负责……我决不能忍受与人共同指挥。何况,我拥有独自带军的才能,而你们派来的将军,好大喜功,只会将局势弄糟!治军与治国同理,需要的是才干。”
20,拿破仑的营销:A.他思索之后说:“我代表法兰西人民向伦巴第人民问好。”随后,又翻身上马,敬了个军礼,继续前进。
在场的人为此既惊异又感动。他们没有想到这就是征服自己的人,没有一点傲慢和骄横,却让人觉得不可侵犯,柔中带刚。这一切是拿破仑精心策划的吗?那么这又是从哪里得到的经验呢?他的了不起就在于准确地把握了不同人的心理!但他自己好像对这并不是十分满意。
过了一会,街上才响起欢呼声。人们看到跟在拿破仑身后的士兵,个个穿着打满各色补丁的破旧军装,精神懒散,甚至不成队形,不禁更为吃惊。天哪,这些胜利者还不如俘虏们穿得好。
B.“尊敬的米兰公民,从现在开始,你们拥有的自由,甚至超过法兰西人。米兰,将成为五百万人口的新共和国首都。同时,我将赠送五百门大炮,以表达法兰西人的真诚情谊。另外,我要从你们中间挑选五十人,自由治理国家,当然,要依照法兰西的法律,不过可以稍作修改,以便更好地适应你们的风俗……希望大家精诚团结,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哈布斯堡若敢来侵犯,我们将义不容辞地保护你们,决不食言!我将与米兰人民共存亡。”
21,拿破仑的军事韬略:关键时刻,拿破仑急中生智,他看到桥头的战斗打得难解难分,于是悄悄召集剩下的鼓手和号兵,组成半圆队形,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到奥军的后方。他们在那里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已经战得精疲力竭的奥地利士兵一听大惊,有一个师的人开始往后退。敌人的撤退,鼓舞了法军士气,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冲了上去。勇敢和机智,使得时局逆转,拿破仑取得了胜利。为此,巴黎铸阿科拉纪念章以示表彰。还有著名画家为此作画,题为:阿科拉桥上,司令官挥舞着假想的军旗。
22,人都是自私的:过去七年里,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会把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将军送上断头台。“他不听从我们的调遣,甚至不允许我们派特派员,这样的军人,必须查办,不管他取得了多少胜利。这次,我们要派另一个特派员,让谨慎而又凶猛的克拉克去他那里。”
并不是拿破仑有了什么变化,而是旁人对他那恭维的神态,震慑住了克拉克。“他将统治世界”,想到此,他投靠了拿破仑。(拿破仑化敌为友和感化人的能力太强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_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