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西厢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_1200字

《西厢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1200字

刚开始看这一本每一两句就有一个注释,很不爽,于是找来了纸质书又参照着白话文版看完了:
首先书中语言的优美是不言而喻的,实在佩服王实甫的才华,在他之前各朝各代,诗词歌赋,随手拈来。可惜资质尚浅,很多地方不懂,只得跳过。可是喜欢,留着慢慢悟来!

因为附注了《莺莺传》所以也一起看完了,因为所处朝代的不同,戏曲要从表演和迎合观众需求出发,王实甫改编后的结局可能更符合民众的愿望,无论从利益还是情感上出发,崔莺莺都全部满足于张生,世家大族,千金小姐,容貌惊人,且钟情于他。所以《西厢记》的结局更为合理。

说说我理解的人物吧!(只说主角啦!)
张生:正是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之际巧遇闺阁莺莺,最是那一回眸浅笑,旖旎风姿,轻移莲步,款摆纤腰,袅袅婷婷之态,扰乱了书生意气,从此再不提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之抱负,终日沉溺于靡靡之境,浮想联翩。
当张生自觉莺莺也对其有意时,想其也是个过分自信之人,定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就想抱得美人归。(莺莺那一回头虽真是对张生有意,但就那么一眼张生就认定了莺莺对其也有意就太自信了,是心有灵犀?想想有点后怕,以后绝不能随便对某个男子回眸带笑!!!)又不禁联想到唐玄宗宠杨贵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聩。张生若是富家子弟想必也是个顽固好色之徒。多亏了崔母再三阻挠,激其上京,考取功名,才不落得失意文人下场---家徒壁立,终日酩酊大醉,晃荡于街市之中。

莺莺:越是压抑,越是蠢蠢欲动。相国千金,大家闺秀,自幼就接受三从四德的教训,《女诫》、《女箴》背得滚瓜烂熟,但骨子里的躁动要怎么平定,张生的出现只是一根导火线,我想换做别的男子无疑也会牵动莺莺的心,本是美好灿烂的年纪,谁出现不重要,重要的是出现了。而其心路历程大体可以概括为:两患相思疾,不得嫁牛郎。得见恃清高,辗转反侧,终折张生。
一点点感悟:一旦内心有了托付,女子的心思会变得简单起来,只是心里那一两斤心事全与心上人相关,不觉想到诗经《氓》所描述女子,"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只是,在打定主意的那一刻开始,就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了,后果如何,都要承受。 我们无法预知后事,所以接下来"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忠告自古有了,"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张生与莺莺的结局是人们符合广大群众的美好愿景,但也不乏有《莺莺传》中的结局男为名利弃女)不论是男子还是女子,一旦涉足,情事里的苦,是吃定了。
结合某体育明星事件以及听的一些建设性见解,谈一点点自我的认识:人性都是自利的,道德管不住本能。在真正想要的东西面前,无论男女,都要正视谁都拽不回来的真相。人性之中令人遗憾的地方多了,如果可以,找合理办法规避矛盾,降低期望值,天真的天真的倚望道德,只会一败涂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西厢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