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死》读后感1000字
三月份找到的这本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将近九个小时才把它看完,中间几度想要弃文,还是坚持着看了下去。可能从小生活在乡村吧,所以对于乡村系列的小说比较感兴趣,但总觉得这本书太过压抑,钱枣花的自私、刘香娥的世故、杨芳草的忍让,甚至说是懦弱、还有那些村民纯粹的“看热闹”心理,人性的自私面都在里面被无限放大。在现实生活中,我记忆的的生活中,这些东西可能存在,但并不是全部。只能说随着牛栓的意外身亡,杨芳草一家的生活太过不幸!
在这本书的人物设定中杨芳草的争议无疑是很大的,幼年丧母、家里还有一个生病的弟弟,没有上过几天学,在遇到牛栓后才走出了她生活了十几年的村庄,之后便过着很清苦但还算幸福的日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们一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她太过善良,甚至是懦弱,没有主见,也许是大环境使然,可以说她的一生是那个时期女性人生的缩影!《我不能死》也是她在丈夫早逝、两个儿子都还没成家、自己又身患绝症的最无助的呐喊。在这本书中最不喜欢的是二军,关于他待人接物的态度,一开始只是觉得他可能是因为刚毕业涉世未深的稚气和天真,后来发现是他太强的自尊心和思维的问题,甚至于他和巧巧开始交往,未婚先孕。相反倒是有点理解大军的处境了。看到最后,不幸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他们一家,总感觉这本书并没有写完,可能是不忍心再写下去了吧,有些事情并没有交代清楚便戛然而止。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也许钱枣花的性格不会再那么尖锐,处处针对杨芳草他们一家,而刘香娥的目的本身就不单纯,只会更加变本加厉……
也大概看了一下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大部分人认为是他们的性格造成了这一局面。没错,是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然而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性格?归根结底还是大环境的作用,诚然,我们无法改变所有人的环境,无法保证所有人都是处在那样一个能培养出良好性格的环境,所以,还是不要轻易地去评论每一个人的好坏。
就像前段时间河南的眼癌女童的事件,在大量媒体的关注下,报道开始失真,也看了一些评论,发现了的很多的农村歧视和地域黑,觉得挺痛心的。还是那句话: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痛苦,就不要妄议他们的决定。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不以浅见论事,不用感觉评人,不拿施舍绑架,不借地域歧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不能死》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