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明朝那些事儿5》读后感_2600字

《明朝那些事儿5》读后感2600字

【明朝那些事儿5(小笔记)】

『续嘉靖皇帝朱厚熜时期』

严世蕃(入狱),严嵩(原先的朝廷首辅落魄成乞丐,靠沿街乞讨维持生计,受尽白眼,于荒野中悲惨死去,年八十八),徐阶(沉淀挖坑,阴谋诡计、权术厚黑除掉严世蕃),罗龙文(投靠严世蕃),郭谏臣(一个推官,主管司法),林润,袁炜(徐阶的学生)

海瑞(明代第一清官,时任户部正处级主事。上奏疏给嘉靖皇帝,文名《治安疏》,又称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朱衡(别人厌恶海瑞,他却赞赏有加,所以之前他力排众议,向上级推荐了海瑞,破格提拔了他。)裕王(嘉靖皇帝长子),景王(嘉靖皇帝次子),高拱(扶持裕王),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没有之一。原名张白圭,十二岁考中秀才,)李时珍

『明穆宗朱载垕(hou4)时期(在位六年,36岁)』

年号隆庆,嘉靖的第三个儿子

当时:首辅徐阶,次辅李春芳,郭朴,高拱,陈以勤,张居正。

詹仰庇(人送外号詹三本),胡应嘉,欧阳一敬(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给事中,从七品。),殷正茂(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是当年传奇科举班的一员,和诸位名人同学相比,他没有张居正的政务能力、王世贞的文采,更没有杨继盛的胆量,但他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专长——军事。),王崇古(时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汉那吉(俺答的孙子),赵全(明代是一个不缺汉奸的朝代,而在吴三桂之前,最为可恶的汉奸非赵全兄莫属。),鲍崇德(与鞑靼的谈判使者。),冯保(太监,精通经史,而且还是著名的音乐家,擅长演奏多种乐器,此外他还喜欢绘画,时常也搞点收藏。)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朱载垕第三子)』

张居正(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帝国内阁首辅、上柱国、正一品太师兼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卒,年五十八,谥文忠。),张四维(张居正后的首辅),张敬修(张居正的长子,后因抄家自杀而死),申时行(朝廷首辅),丰臣秀吉,李舜臣(擅长水军战法),小西行长,祖承训(抵抗倭寇大败),宋应昌,沈惟敬,李成梁(辽东铁骑将领),李如松(李成梁的儿子),吴惟忠,骆尚志(号云谷,浙江绍兴余姚人,时任神机营参将)

【明朝那些事儿5.摘选】

对人心的准确揣摩,对事情的精确预测,还有深不可测的心机谋划,这是极致的智慧,在我看来,它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极限。

自朱元璋废除丞相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明朝逐渐形成了一个极为特别的权力体系,皇帝、太监和大臣,构成了一个奇特的铁三角,皇帝有时候信任太监(比如明武宗),有时候信任大臣(比如明孝宗)。

而在政治学中,这个铁三角的三方有着另外一个称呼:君权、宦权和相权。这就是帝国的权力架构,他们互相制衡,互相维持,在此三权之中,只要有两者联合起来,就能控制整个帝国。

说到底,这还要怪朱重八,这位仁兄实在太过劳模,连子孙的名字都搞了一套规范,具体如下:自他以后,所有的儿子孙子名字中的第三个字的偏旁必须为金木水火土,依次排列,另一半是啥可以自便。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是无法对抗社会规律的,它就如同弹簧一般,受到的压力越大,反弹的力度就越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因为无欲,所以刚强。

不知死而死,是为无知;知死而死,是为无畏。

海瑞,你是一个无畏的男人。

嘉靖是个聪明人,十六岁就能控制朝政,操纵群臣,而他的下属大都能力超强,文臣夏言、徐阶、胡宗宪全都权谋老到,武将戚继光、俞大猷、谭纶个个凶狠强悍,可谓是人才济济。

除了杨慎、王世贞、徐渭等人的诗词书画外,更值得人们骄傲的是,在这个时期(嘉靖皇帝)前后,伟大的明代四大名著已经全部诞生,并得以发扬光大。它们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金瓶梅》。

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王守仁曾在他的著作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明虽大,最为紧要之地四处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

王守仁所讲的四个地方,是指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它们是明代边界最让人头疼,也最难防守的重要据点。

所谓封贡互市,具体讲来是这么个过程:明朝封鞑靼,发给俺答等人新衣服(官服)、公章(官印)等官僚主义用品,承认他们的土财主地位。而鞑靼要听从明朝大哥的教诲,不得随意捣乱抢劫,这叫封。

司礼监的工作是打钩和盖章,打钩的人数不等,叫秉笔太监,有资格盖章的却只有掌印太监——有且仅有一位。

自嘉靖二十七年(1548)起,在嘉靖的英明怠工下,大明王朝最为优秀的六位天才开始了角逐,除了一边看热闹的杨博外,大家都赤膊上阵,近身肉搏。徐阶等死了陆炳,除掉了严世蕃,把持了朝政,却被高拱一竿子打翻,家破人亡,之后高拱高调上台,风光无限。

然而胜利最终却属于一直低调的张居正,他等到了最后,也熬到了最后,在暗处用一记黑枪结果了高拱,成为了游戏的终结者。

严嵩输给了徐阶,不是正义战胜邪恶,而是他不如徐阶狡猾。徐阶输给了高拱,不是高拱更正直,而是因为他更精明。现在,我除掉了高拱。所以事实证明,我才是这个帝国最狡诈、最杰出的天才。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写过无数个人物,有好人,也有坏人,而张居正,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个。

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

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一句话,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复杂的人。

但在明代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最打动我的,却正是这个复杂的人。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

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张居正,字叔大,嘉靖四年(1525)生,湖广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嘉靖十八年(1539)中秀才,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人,人皆称道。

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徐阶辈皆器重之。

嘉靖四十一年(1562),徐阶代嵩首辅,倾心委于张居正,信任有加,草拟遗诏,引与共谋。

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四十三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入内阁。

隆庆六年(1572),隆庆驾崩,张居正引冯保为盟,密谋驱逐高拱,事成,遂代拱为内阁首辅。

万历元年(1573),张居正主政,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吏,贪吏闻风丧胆,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万历六年(1578),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百姓为之欢颜,天下丰饶,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年五十八岁,去世,死后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世间已无张居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明朝那些事儿5》读后感_2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