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写下了楚汉之争的千古绝唱。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到列国争雄,再到统一于汉,仅仅八年。项羽随叔父项梁在会稽起兵时二十四岁,到乌江自刎年仅三十一岁。八年间,一幕幕历史大戏可歌可泣,经历了秦崩、楚亡、汉兴一系列重大转折,终于使五百余年来的混战征伐归于安定,中国历史迎来西汉的全盛时代。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读后感 心得体会
非常认同书友的以下书评: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这首广为人知的诗对我来说不过是英雄项羽一个模糊的影子,读完这一本书也不敢说有多深的体会,只是影子清晰了些,很想说点什么。
历史的滚滚长河,有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家,生而为千秋霸业。有的人心怀天地雄才大略,有的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有的人生来就只是为一个传奇,在我眼里的楚霸王就是这样一个传奇。
刘邦是天生的政治家,他能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慷慨封地。对自己孩子老子可以在最危险的时候弃之不顾。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良狗烹,该不手软绝不手软。心狠手辣,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屡次诈降逃跑。这都是一个优秀的君王,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能耐。
反观项羽,陈平这样的奇巧谋士,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都因为他的刚愎自用被逼走。高瞻远瞩的范增被他离间怀疑。他还小气有妇人之仁,兵士生病他同情哭泣,但真正论功行赏又不舍得。他还冲动鲁莽,刘邦只派区区一无名小卒叫嚣挑战,他堂堂西楚霸王直接迎战。被感情支配,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新安坑杀秦降卒20万,从此失了民心。
项羽一生仅仅活了三十一岁。二十四岁时随同叔父项梁起兵,二十七岁巨鹿之战全歼秦军主力,主宰天下,自封西楚霸王,二十八岁以三万精兵击溃刘邦五六十万联军,追的刘邦仓皇出逃,甚至想把儿女踹下车。一生征战沙场,经历大大小小战争七十余次,仅一次垓下之战战败,就要了他的命。
他是一个军人,死在战场上,也算是死得其所。哪怕天生将才项羽率领十万大军,也敌不过韩信领兵六十万。但是我心里一直都是西楚霸王威风凛凛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十万江东子弟兵,直接折了八万。最后他带领的只有二十八骑,被农民指错路走进沼泽,他也宁死不屈,撕开汉军的口子,身上负伤十余处,斩杀对方将领官兵数十人。乌江自刎,荡气回肠。
项羽在鲁国封君,垓下之战后,楚国各地纷纷臣服,唯鲁县坚持不下为项羽守城,刘邦大怒,甚至准备强攻屠城。投降自保是本来的人性,不该批评,但是忠诚是一种选择,宁折不弯是冒着傻气的倔强,项羽何尝不是带着点傻气的真汉子。
不怎么为项羽可惜,战死沙场是他的福气,他的人生本来也不该是深谋远虑的君王。他就是西楚霸王,一个愧对父老乡亲不肯过江东的倔强男人,一个威风凛凛的战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