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读书毁了我》读后感_1000字

《读书毁了我》读后感1000字

整本书像人物传记似的,但都是简略概括主要的,讲的都是每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和文学精神,这应该是作者的书评吧(猜测),我只能说作者真是个书痴,阅历古今中外,前三分之一还在认真看,懵懵懂懂,可能是自己功利性太强吧,总想找点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可是翻来覆去也没发现自己需要的,也许是我太现实吧,因为我不像作者那样还是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呢,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闲情雅致去慢慢品味每一个作者的思想,人格,主义,我想把读书的时间用在我可以学到可以用到有所感悟的书籍上,当然这本书也不能说没有价值,存在即合理,书籍中间的部分和最后的作者对话,收获到了自己观点认同的想法,现在是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同样的教育资源,唯有看谁时间的投入最多,是一个快的时代,要先有读书的宽度,再有深度,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针对弱的方向进行专攻,这是自己个人心得,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兴趣和爱好,我建议在看这本书之前,先大概翻一翻看是什么样的内容,在选择去看。

下面这段是我摘选的:西塞尔·罗斯(Cecil Roth)以一篇题为“犹太人对书籍的热爱”的短文,在第二卷中勾勒出一幅“书的民族”的生活史。

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书的民族”总体而言是一个有学养、有文化的民族。极目世界,没有一个民族在对书籍的兴趣方面堪与它匹敌。文盲当道,就连许多国王都不会签署自己的名字的时候,犹太民族就已经发展起了一个普遍的教育体系,而现代成人教育观念的曙光还要等待几个世纪才能出现。每一天清晨和每一天夜晚,当隔离区的大门将他们与外部世界隔离开的时候,有组织的阅读成了每一个人神圣的宗教责任。抄书、藏书、读书……犹太人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极强的书的意识。这就不难理解,即使是灵魂与肉体遭到残暴压迫之时,几乎隔离区的每一个犹太之家,无论境况如何,都拥有自己或多或少的藏书。“书对于他和他的邻人一样不是一件崇拜之物,神秘之物,不值信任之物。它是日常生活真正的必需品。”

可以想见,如果有什么比这一“书的民族”往昔所受的苦难更残酷的东西的话,那便是他们的文献所受到的践踏、咒诅、焚毁与破坏。

看完这段很有感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我内心的想法,多希望中国少些鸡鸣狗盗挣钱牟利的伪商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更为祖国的强大贡献一份力量,人人读书,做一个文明有礼的民族,团结有爱,互帮互助,也对得起上下文明5000年,更做一个强大的名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读书毁了我》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