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敖讲学问》读后感2000字
穿着红色的夹克衫,戴着墨镜在电视上慷慨激昂地演讲,或者在立法院激情澎湃地演说,或者在大学会堂上道古论今地发言,这是七十多岁的李敖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李敖仿佛不会老,永远激情奔放,不管对事业,还是对女人。两次坐牢没能磨平锐气,朋友背叛,政府打压没有磨灭意志,结婚离婚没有丧失爱的勇气。几年前我看了《李敖有话说3》中关于台湾军购,他说:“台湾在亚洲给美国当看门狗,美国怎么能向台湾收钱呢?当狗还要自己买骨头吗?”我一下子喜欢上了他的杂文,我觉得他有鲁迅的风釆。他的电视节目都被封杀,就选择立法院这么一个发言舞台,参选立法委员,自己写广告词:“我选李敖狠角色”真的被选上。这又让我想起瓦茨拉夫.哈维尔,那个主业是剧作家,业余当捷克总统的人,被判刑,被压迫也改变不了追求公民自由的信念。李敖也曾有参选总统的经历,这样一个越战越勇的狂人,不管人们骂也好,赞也罢,他就是那么恣意地活着,嚣张地说着,这样的人让我敬佩。当听到李敖走了,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也随之去了。
当怀念李敖的文章铺天盖地在网络上热炒的时候,我安静地读了《听李敖讲学问》这本书,书没能呈现出李敖的风采,也没能展示出他的学问,只是选取了他们对政治、为人、作文、爱情、女人、生死等六个方面的言论和思想进行解读。作者王墨卿也是个对李敖敬佩的人,很用心地读了李敖的二十多本书,对他的思想进行梳理,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对社会有促进作用的言论进行剖析,力争使读者能够了解和理解李敖,并能从中得到收获。
政治是大爱。涉及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李敖决不含糊,旗帜鲜明地爱国。他是自由主义者,是超级自信的狂人,是特立独行的侠客,他是研究历史的学者,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政治。他的政治主张是实现宪政下的民主,揭露一切政治人物的虚伪和作假,从反对蒋介石到陈水扁,用真实的数据来推翻政治造假。如他拆穿了蒋介石制造“太原五百完人”是个谎言。揭示彭明敏的台独是改写的口号。揭开台湾统一是历史规律。他曾用一己之力来维护民族尊严,他拿出自己珍藏的一百件艺术品在台湾义卖,得到一千三百万元,相当于一百多美金,用来救济台湾的慰安妇跟日本人打官司。报上登:“大舍与大爱,收藏散于天地,李敖沧海一笑”。
做人当有大徳。李敖把做第一流人当目标。总结出做人九原则。1、珍惜时间,不浪费生命。2、勤于学习和思考,集中精力办大事。3、以大局为重,重大德轻小德。4、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5、宁做小人,不做伪君子。6、有自信、有骨气、有头脑、有责任。7、意志坚定,自我肯定。8、不怕祸福,敢作敢为。9、乐字当头,享受孤独。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行动。确定要做第一流的人,就会找到榜样,明确方向,努力奋斗。只想少奋斗走捷径就会出现丧失道德底线。比如4月4日澳州华文20家媒体决定不发新闻,只发一条声明。是因为3月31日,公众号“澳洲Mirror”发表一篇题为《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全球媒体刷屏!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是这种东西……”的文章,文章内大幅造谣喝咖啡致癌。这个自媒体成了生产爆款新闻的专业户,刚刚过去3个月就生产出10万+的6篇爆款谣言,谣言文章让他少奋斗十年。这样的自媒体人虽然成功了,却让澳洲所有华文媒体蒙羞。
作文当有见解。李敖认为好文章必须满足两点,一是表达什么?二是表达得好不好?文章必须言之有物,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写的文章就空洞乏味。要写出好文章就要多看书,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些人坚持365天日更,这样的坚持和勇气值得学习,但真的值得效仿吗?我看未必,天天日更的文章一定是粗制滥造的多,精雕细琢的少。好文章一定是传播知识和智慧的作品。
爱情当愉悦。李敖是位君子,爱得坦荡荡,爱了就勇敢地追,不爱了果断地分,一生交往二十多位女人,从不玩弄女人。虽然他的爱情观很难赢得我的认同,他认为爱只要一点点,主张情人与其折旧,不如报废。而我认为爱情是两情相悦的产物,相爱就要携手共进,不忘初心,相互忠诚,包容谦让。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爱情不是不断地追求,而是精心的浇灌。
我的女儿在小学的时候,我问她班上谁最聪明,她总是脱口而出:我最聪明。到初中时,虽然她考出班联第一名的成绩,可她再也不说自己最聪明。高考考出全市第一名时,她却说每个人都有聪明的地方,自己不过是运气好而已。我们的教师、父母长期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虚,谦虚使人进步,我们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自己擅长的事,也不敢把话说满。我们崇尚集体主义,主张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走中庸之道。而这样的人,也是平庸的人。李教,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人,他说:“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李敖不知文无第一吗?他有话直说,遇到碰壁、挫折、歧视,不退缩,不消沉,面对不公不平不正能够敢呼、敢争、敢斗,这才是李敖的自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听李敖讲学问》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