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物种起源》读后感_1500字

《物种起源》读后感1500字

读《物种起源》有感

故事要从一天下午讲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达尔文坐在一棵苹果树下沉思,突然一颗苹果落下砸中了达尔文,他猛然抬头,目光直视前方,恍惚间似乎想通了一切,于是诞生了进化论的思想,当然给他灵感的不是苹果,而是抬头看见的孔雀,嗯,这是只伟大的孔雀。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哈哈哈,不过言归正传,其中有一点不是我扯的,孔雀确确实实给了达尔文灵感,那么一只小小的孔雀是怎么给达尔文灵感的呢?

雄性孔雀有着一条与身体极其不相称的漂亮尾巴,一开屏,光彩炫目,我们知道这一般是求偶招牌动作,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如何形成的呢?直接解释是雌性偏爱,那雌性为什么偏爱炫丽的尾巴的雄性呢?有可能雌性好这口颜色,很性感;有可能这颜色表示身体健康,抵抗寄生虫呀、疾病呀能力强,毕竟病怏怏的肯定气色不好;也有可能是长着一条又长又艳丽尾巴,说明吃得好(食物充足),家境殷实(领地大),跟它过肯定生活滋润。 雄孔雀中肯定有尾巴长短不一的,颜色色彩不同的,这就是进化,进化的含义是变异,是发展,但其方向不确定,不一定都是往好的方面去的。但是雌性的偏好尾巴长的、颜色艳丽的的雄性,这样的雄性求偶率高,交配成功率高,后代雄性把这个长处遗传下来,逐代重复这个过程,这就是自然选择,合在一起就是自然选择进化论。

那么由此,我个人把本书总结了下一句话:生物是有祖先的,在不断变异的,且处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过程当中。文中达尔文举例说明了多种人工选择的作用,人工选择是一种定向选择,比如能提在手上放进包里的宠物狗吉娃娃,这就是人工选择,要是你狠心把它放到野外,很快你就能看到自然选择的过程。

吉娃娃的诞生是有目的有方向的人工选择,结果也符合人类的利益,但有时候事情不是都往美好的方向走,举个例子就是耐药菌的出现。抗生素的确实挽救了无数生命,但是对于各种菌来说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细菌也是在进化的,虽然人类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

扯远了,说回来,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思想,可以说成是科学上的革命,不仅仅在于反对当时物种是神创的观点,这一点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更重要地是带给人们一种对生命新的理解,彻底改变了对生命的看法,生命不在是他人创造,而是诞生于自然界,有来源有历史,受自然规律影响,也反作用于自然,把生命纳入自然体系当中,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生命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

生命在这个自然界里是相互联系的,有竞争、有合作、有妥协,是一个相互影响进化的过程,这就让我想扯一扯埃博拉病毒,如果看完本书,对生物间的竞争、妥协有了解,你就会发现埃博拉病毒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成熟的病毒,没错,它还处于进化初级阶段。为什么说它不成熟呢,因为它没进化充分,毒性太强,一下子把一个村子都干掉了,那么这个病毒也出不去这个村,没有新的感染者,很快就自己消亡了。之所以那么厉害一是没在人身上进化过,二是因为国际人口流动,一旦把人口流动控制住,它也就嚣张不了。其实只要在人上感染后,只要时间足够,这个病毒可能产生变异,把毒性降低,调整到一个合适的模式,这样人就变成感染者加携带者,自己就能扩大感染范围和生存空间,这一方面它得学习一下流感病毒,这是一个成熟的病毒,能感染生物,致病不致死,人可复原,自己也一代代进化存在。

扯完,再说回来,本书是一篇冗长的争论,这话是达尔文自己说的。确实,全书比较专业,需要有植物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等等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可能更容易理解并读下去,不过即便没有,大概意思也是能把握住的。值得一读,但不推荐,很枯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物种起源》读后感_1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