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钱钟书讲文学》读后感1100字
此书从读书的智慧、作文的品质、读书的精神、文学鉴赏、文学创作、文学艺术与悲剧精神、文学中的辩证法、中西文学比较等方面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钱钟书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钱先生学贯中西,博览群书,他对西方文学的领悟已达到盐融于水境界!他科学的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有选择的借鉴西方文学,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耍作用!
当了一回钱先生的学生倍感荣幸,听钱先生的课,犹如牛姥姥进大观园,觉得这也好那也新奇,又如一只嗡嗡乱撞的蜜蜂,在其指引下,闻着书香而去,在那一朵一朵的梅花,牡丹花,郁金香,樱花,兰花,康乃馨,玫瑰花,菊花,茶花……以及各种各样的花的世界里采摘各种花粉,既各成一体,又相得益彰,钱先生讲课引经具典,又信手拈来,既有对比又有联系,还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钱先生讲读书要用心,要得法,作文耍讲文心,诗心,文德……
钱先生是个很有趣的人,在沦陷区里,钱钟书依然“痴气”不改,常常和自己兄弟家的孩子以及女儿玩作一团,孩子们常常很懂事地避忌一些不文明的语言,钱钟书却一定要想尽办法,引诱他们说“坏话”。
于是,一群孩子围着他吵呀,打呀,闹个没完,他虽然挨了围攻,还以胜利者自居。钱钟书逗女儿玩,每天晚上都要在她被窝里埋“地雷”,把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就得意大乐。杨绛说他恨不得把扫帚、簸箕都塞进女儿的被子。对这种没多大意思的游戏,钱钟书竟然能百玩不厌。趁女儿睡着了,在她肚皮上画个花脸,挨自己母亲一顿训斥,再也不敢了;夫人打盹他也想给她画个花脸,可他刚落笔,她就醒了,没想到她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脸皮都快洗破了,以后他不敢在恶作剧,只能给她画一幅肖像,在上面添上眼镜和胡子,勉强过瘾!多么温馨浪漫啊,多么的洒脱啊!!!
教学之外,他最喜欢的是和三五好友谈古论今,听钱钟书侃大山成了那时同事们最大的消遣。每到这时,钱钟书就显得容光焕发,口若悬河。评论古今人物时,他不仅谈人物的正面,还能将那些不为人知的逸闻趣事讲得栩栩如生,让大家着迷。一次,钱钟书到同事徐燕谋那里去聊天,兴致很高,故事越说越多,情绪越说越激昂,忍不住拿起手杖手舞足蹈,在座各位也都听得忘乎所以。两个小时后,徐燕谋才发现蚊帐已经被钱钟书的手杖戳了好几个大窟窿,钱钟书却拉起朋友一溜烟地跑了。
写到这不禁又让我想起杨绛写的《我们仨》、《洗澡》还有她翻译兰德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此书还介绍了钱先生的很多著作,说来惭愧,我只读过《围城》,其他竟一无所知,有机会一定要一一拜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听钱钟书讲文学》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