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作者:蒋勋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红楼梦》的十二支曲子,是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把《石头记》改成了《红楼梦》,就是因为这支曲子。这支曲子不讲任何人,而是讲宇宙洪荒开辟以来,有很多人对活着并没有感受,活着与死亡也没有太大差别。所谓的情种是对生命有感受的。在芸芸众生中,有哪些人是对生命有所谓情感眷恋的?整部小说都在写一个字——情。认为情再往下发展便沉沦为“情既相逢必主淫”。可是情也可以在变成情种以后,形成人对生命的一种大彻大悟。“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此处表达的是对于季节、时间的感觉。“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是对生命的无可奈何,那种感伤、孤独和寂寞,其实都在讲女性世界里不可言传的感受。假如所有的男性只是沉溺在女性的肉体上,便糟蹋了女性的灵性。作者一直认为淫这个字变成了皮肤肉体上的滥淫,而没有提升,所以他也常常会凭吊小说里很多质素非常好的女孩子,她们常常遭到这些粗蠢男性的糟蹋或者蹂躏。所以特别用“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还要把自己的心事讲出来,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金”、“玉”讲薛宝钗,也讲贾宝玉;讲林黛玉,也讲史湘云。因为他们身上都有金有玉,有一种高贵的质地和品格。

第二支,把林黛玉和薛宝钗放在同一支曲子里讲。“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都说你应该娶薛宝钗,因为薛宝钗有金锁,你有宝玉,所以是金玉良缘。可是我只念木石前盟,因为前世我是石头,你是一棵绛珠草。对贾宝玉来讲,他只眷恋前世的因果,对这一世的金玉良缘并无认知。“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雪”指薛宝钗,“林”指林黛玉。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可面对着完美高贵的妻子,他的心中仍有一个遗憾,一个没有完成的东西,就是那个属于仙界的寂寞的林黛玉。“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你怎么样追求,都不可能完美。“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就算你能娶到好太太,可终究会有遗憾。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半路开始读的,实在是因为读原文有点儿吃力,诸多细节都被忽略所以选择看一章原文对着看一章解说,断断续续的历时三个多月,总算是有始有终了蒋老师的解读好细致,虽说其中有些观点不太认同,但大部分是引发了我这个“戾气太重”的现代人的些许慈悲和宽容的,勾起了我对年轻时的天真与善良的诸多怀恋。在当下“有仇必报,有怨必怼”的时代,我自己颇感惭愧,人的心绪和本质总是在不断的被同化,被推进,被反击,忘记了众生皆苦的我们最应该怀有的怜悯和慈悲。整本书都是一场无责任的悲剧。之前粗看红楼时,总是讨厌宝玉不曾有男子气概,没有责任感,不喜黛玉哭哭啼啼,说话过分刻薄,喜欢宝钗冷静周到理性,再读红楼,觉得个人喜恶太过于苍白无力,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善恶交织的综合体,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总是太过于单薄,就连贾瑞、赵姨娘等在我曾经如此不屑的人物,通过蒋老师的解读让我少了些许极端,多了些宽容和怜悯。看透了人生的大喜大悲,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福相依,真真假假,反而对文末一无名道士的诙谐幽默产生敬佩,人生终归是一场大悲剧,可是悲剧里的人依然热情的生活着,我们所看到的大厦将倾的明天是她们执着热爱的明天,读者总是上帝视角的悲天悯人,却不曾想我们也是这悲剧社会的芸芸众生,社会本就荒凉,可是不耽误每一个人用力的活着,否则,就不曾有红楼这篇宏伟巨作了。看透了一切,依然想热爱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又在为自己的身不由己而执着的奋斗着,无论是凤姐的机关算尽,宝钗的冷静周到,宝玉的自认为男人都是须眉浊物,黛玉的一身纯白恬静,每一个人物都在自己注定悲剧的结局中用力的活着,只要还没有到结局,活过的每一天,都应该是精彩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