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读后感1000字
读《余罪》有感
35个小时整整两个星期,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读完之后又有些不舍,就像自己养的孩子要出远门一般。
接触此书,就是因为它的名字。余罪余罪,死有余辜,活有余罪。别的书的名字是中规中矩,或是另取心意,而这本书的书名是剑走偏锋,夺人眼球。
主角余罪,职业警察。没有传统意义上警察的一本正经,也不是个按程序办公的警察。有着小市民的斤斤计较,有普通人的知恩图报。说他嫉恶如仇,我摇摇头。说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也摇摇头。他是一名警察,一名值得敬佩的警察。不可否认,他的办案手段有些黑暗,不能否认他的目无组织、目无纪律。但是更不能磨灭的是他把脑袋别在裤带的警察生活。他干过蠢事、出格的事、混账事,但他为人民做事。他说过气话、谎话、浑话,但他为真理说话。
能让犯罪人员视为知己,能让兄弟们视为领头人,能被上司视为尖刀。诡异的办案思路,往往能直击要点。充沛的精力,总是蹲守到最后。书中不少精彩案件实在是说不完,但让我动容的是其中的精神。
有时候,因为不明事理觉得警察真的不为民做事,觉得他们很坏。但是警察再坏,他做的大多数事也是在维护这个和平安宁的环境;嫌疑人再好,他做的事基本都是在危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基于大社会,警察还是站在为民、利民的角度在干事。
主角余罪其实并不喜欢警察这个职务,他的理想很简单,生活好,有得吃就行。然而生活把他推向了另外的世界。生活就是这样,起起伏伏中一直向前继续着,谁也不知道下一站,会是人生中的一个驿站,还是会成为终点站。余罪也不知道,这不是他的选择,也由不得他自己选择。
说到警察,会想到英雄。但是他的老校长曾说过:学生中间出现英雄,英雄这个字眼对于我们这个职业太过沉重,他意味着割舍亲情、意味着忍辱负重,意味着流血牺牲,意味着要经历普通人无法想像的痛苦,而这个充满痛苦的经历,又往往是以悲歌落幕的……老校长不希望他的学生出现英雄,因为这个称号是用鲜血去换来的。
不管世风如何日下,不管人心如何险恶,这种英雄的的精神总是静静地蛰伏着,等待着,在最需要它的时候出现,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英雄,相信我在危急时刻,会有人挺身而出,扛起大梁。因为这种精神是我们与生俱来,无法磨灭的。
余罪是一名英雄,更是一名警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余罪》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