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一度》读后感2000字
我是在2002年左右读第一遍《零下一度》,那时候我还在小镇上初二,经常拿全校第一。我把对韩寒的一些幼稚评价写在周记里,语文老师讲课时特意表扬了我,他说现在社会上针对韩寒的讨论特别多,班上的汪绍林同学就对这个话题很有见解,大家可以多跟他学习一下。
我美滋滋地期待了很久,最后发现无人问津。
我在学校一个物理老师开的借书室租到的《零下一度》,这位物理老师似有梁思成神韵。他的老婆则像文静版的Ella,齐肩短发,浅粉色薄毛衣搭配白色过膝筒裙,知性少妇。夫妻俩极为般配,恩爱低调,构成了我最早关于婚姻的美好愿景。
十多年后我在昆明的市中心似乎又遇过他们一家三口,不是特别确定,只觉得恩爱的模样很像。
彼时学校里还有另一对模范夫妻,男方是我的历史老师。孩子已经上初中的夫妻俩有一段时间总喜欢在晚饭后挽手往学校后山散步。印象最深的是一场太阳雨后,历史老师一手撑伞一手扶着夫人沿台阶拾级而上。以至于很多年后,当我在新闻里看到习大叔牵着彭大妈下专机的样子,依然能想到儿时历史老师牵着夫人上台阶的样子。
这对夫妻的恩爱并没有止步于牵手散步,因为没多久,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就诞生了,而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已经上初中了。那是个二胎还属于违法的时代,爱情的力量使他们以身犯法,不过好像他们也没有因此而受到什么惩罚。
在小镇上即便很多中年模范夫妻也只能做到相敬如宾,他俩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中年夫妻如胶似漆。
很多年后,我每段恋爱在公众场合永远会牵着女朋友的手,这就是跟历史老师学的。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跟韩寒一样优秀的人,我初中的成绩经常全校第一,其中个别学科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在初中历史的结业考上,我全年级第一个交卷,只花了十五分钟。交完卷之后我在教学楼门前又呆了十多分钟,没有第二个人下来。最终成绩是98分,只错了一个填空题,如果当时不是那么看中交卷速度,我应该可以拿满分的。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无敌是多么寂寞。
另有一次是某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因式分解题,说谁先做好就可以立马放学,我几分钟就给出正解拍屁股走人,然后在教室走廊待了十多分钟,发现仍没有第二个人出来。
那时我觉得小镇太小了,一个能打都没有。初中一毕业,急不可耐地,我去了县城。
可是一进县城高中,我学习就塌方了。在比小镇中学更大的县城中学,我终于知道了原来中学时候的我是靠努力稳住了全校成绩第一的名号,并不是靠智力。
我中考成绩初中母校排全校第二,但是在高中只排到了全校前80名左右。我很快就发现,那些成绩比我厉害的人,大部分都是还比我更努力的人。剩下的小部分,是不用很努力靠天赋就比我厉害的人。
于是此后,我的人生开始迅速变得平庸。
其实我的平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见端倪,只是那时候我没有太早觉悟,
我小学时成绩跟初中一样优秀,甚至是天秀。但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学校正准备组建了建校以来的首支鼓乐队,我因为学习出类拔萃理所当然被选入,我预感自己还将因为杰出的音乐天赋而被赋予重要角色。然而经过一整天的测试选拔,我遗憾落选,就连最简单的铜锣,我都没有被选中,更可气的是鼓乐队的指挥手恰是我的梦中情人......
落选后的我回到家,几乎是把自己砸进了沙发。
那时候我只当自己没有音乐天赋,仍不怀疑自己并非天选之子。
高中毕业之后,我到了一所平庸的大学。大概是物以类聚,平庸的我在平庸的大学总算过上了心安理得的平庸生活,甚至还因为自己会一些旁门左道而显得鹤立鸡群。
但是每当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时,我的平庸就暴露无遗了。比方说,军训,我永远是走不齐正步的那个人。
我刻意选择喜欢一些小众的东西,诸如足球、摇滚乐、电影。因为小众,几乎很少会产生比较,自然也就不会有平庸和挫败。可是这会产生孤独,很多时候,我因独特癖好而与大家格格不入。
成年之后,平庸是我生活中的基本操作了。
我单身了很多年,最近试图跟人约会,用了五天的时间约四个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见面,结果全都失败。我没想到自己在相亲市场如此平庸,早知道我就不约了,还能活在自己很受欢迎的幻想之中。
另外,我在挣钱方面的平庸已经让我陷入了沉重债务之中。
因为买房、经营不善,以及没头没脑地花钱和被朋友拖欠借款。我迄今欠债总额已经超过了22万,其中有17万都是信用卡。我整整用9张信用卡,才稳住这17万的信用卡欠款。
我,一个曾经妄图追赶韩寒的人,在而立之年,用一大篇逻辑塌方的文字讲述自己平庸的灵魂。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我也许只是想要展示,什么叫做没有韩寒的文采,却偏偏要学韩寒写文章。
我确实没有韩寒的文采,但是我不缺乏韩寒的真诚,所以这整篇文章都是我写下的真话。回首2018年,我做了很多蠢事。朋友宽慰我说是因为善良才犯蠢,但我坚持认为确实是因为我蠢。
愿你们都不要比我还蠢,愿你们都能被真爱眷顾!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零下一度》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