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简史》读后感1400字
看完了四本简史,我来先简单的给它们做个标记,
《人类简史》——你是怎么来的
《未来简史》——你要往哪去
《时间简史》——你存在于哪里
《死亡简史》——你是怎么没的
很期望能再找到一本什么简史,来告诉我我是来干什么,这样,也就圆满了。。。不扯淡了,来谈下这本书给予我的。
这一本关于死亡的书,当然看名字就知道了,内容也确实不辱书名的没跑题。它描述了东西方文化对死亡不同的态度,也深刻分析了面对死亡时,人的不同态度,当然了也有各种死法,有我知道的,也有我想不到的,总结一下,就是结果都一样,过程很重要。我曾深深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却参不深,悟不透,毕竟没死过,所以很难深有体会。
很多人惧怕死亡,大部分原因是对死后世界未知的恐惧,小部分是因为脑袋中的记忆,虽然那些记忆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总的来说都是好的。
有些人会说已经看透了死亡这事儿,能够淡定的面对了。这个说法其实有一半是扯淡,还没试过怎么淡定?而且这种淡定也只是相对淡定,而不是绝对。除非你能把记忆完全删除的一点不剩下,但这绝对不可能。就像我们刷手机,只要你接收过信息,处理过数据,无论你怎么清理内存,都总有残片顽固的存在着。那么剩下的一半我理解为一种冲动,在面对重大变故的时的情绪亢奋的波动,只不过能运用平生所学所想所经历去驾驭这种波动,把这种波动控制的规律并及富爆发力去抵消恐惧,然后平静匀速流淌于全身,直到完全流出身体为止。
我想在书中找到一种真正舒适安详的死法,可是没找到。我问了问度娘娘,也没找到我我所期望的绝对恬静安详,即使是安乐死这种看似无痛苦的死法,还是瞬间气化这种高科技玩意,都是无法做到的。
基本上来说,你的记忆是你痛苦的根源,知道你死前,还压迫着你,而且你也不敢保证带不去下一个世界。就算是去了下个世界一切记忆清零了,你还是不敢保证完全没有留下一点点残存的记忆碎块。除非没有轮回也没有重生,可还是解决不了死前的这个问题。
我只想找到一种真正的宁静,绝对的宁静,即使是不考虑目前已知的条条框框和种种不可能。我把问题的逻辑重新梳理一遍,找到了一个关键点:绝对的宁静对于绝对的忘记。
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不断的学习着,成长着,体验着,不断充实着自己,一直到我们死亡的上一个瞬间,其实真正留给自己的只有记忆。这些记忆让我们不甘,让我们痛苦,让我们思念,让我们不舍,总结一下,当你知道要彻底失去的时候,记忆就是个痛苦的东西。活着是为了记着,记住了然后失去了,失去了又会痛苦,然后告别一个痛苦的地方可能再去到下一个地方重生,循环往复。。。这种轮回是多么的悲惨的一件事情 。
我又把逻辑从从因到果在到无的反推了一下,也就是从结果到过程再到无的状态,瞬间觉得舒服多了。试想一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基点时满脑子全是记忆,然后终其一生只是忘记,结果是忘记的一点都不剩,是绝对的忘记,绝对的清零。然后回到母体,接着回归原始状态最终消散而去。这样是不是绝对的恬静安详毫无痛苦呢?
这样看来,如果说天堂和地狱中间有座桥的话,那桥就一定是时间。你顺着走就带着痛苦去了地狱,你逆行就忘记所有来带天堂。
到此为止了,想的太复杂,概念也太大,不过想想也是好笑,别人想着时间逆行是为了探索或是为未来的自己做些什么,我却处心积虑的想着怎么死的安身,也是没谁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死亡简史》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