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读后感700字
这个版本翻译得很好,缺点前言太长,个人观点和剧透太多,字数比正文一章节字数还多。而作为一部小说的读者,我更想独立去思考。
《动物世界》起先是作为政治武器走红,隐喻明显,相比起来我更喜欢《一九八四》,深入极权主义的本质,而不是特指某个具体对象。
总结一下极权主义的发展过程,无非是:铲除异己,愚弄群众,一代新人换旧人后,习惯成自然。
民主离不开不同意见间的互相牵制,正如本书最后一章写到的“如果说自由真的有什么含义,那就是向人们说出他们不想听的话的权利”。
要想一家独大压倒另一方,东风绝对性压倒西风,就必须有“打手”和“拥趸”,组成利益集团打群架。要想打手用命,就需要损害其它人的利益,损公以肥私。
因此,胜利离不开阴谋手段。胜利者不是名正言顺被推举出来的,就不足以服众。为了避免新的意见领袖出现,就要树立一个更大的敌人(靶子)转移矛盾,使群众不满的目标转移,毕竟好坏全凭参照物,只要比最差的好就行。
同时,用繁重的工作压榨民众的精力,用仪式和距离保持神秘,进行洗脑。欺骗一旦成功,就会升级。当温水里的青蛙习惯了以后,当权者指鹿为马就能肆无忌惮。毕竟人的记忆是会被篡改的,谎话说一万遍就成了真话。
权利使人膨胀,一个没有尝过权利滋味的人,对于掌权后的承诺都是空话和美好的幻想。
附上一首尼莫拉的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动物农场》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