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的前一部分还是耐着性子仔细看了,看到大约三分之二的时候,我有点着急了。卷一,那些书。冯唐读了不少书,而且梳理出了一定的脉络和序列,从性别的维度、文体的维度、文字的维度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看过之后,方恨自己读书太少,值得一读。
卷二。那些人。冯唐认识不少人,有写书的、有卖书的,有很多大牌,有很多无名英雄,这些人身上有些趣事,但还是冯唐式的趣味,比如对王小波的评价,看起来层次逻辑有点道理,但总觉得班门弄斧,有点寒碜。
卷三,那些事,粗略读了,不评论。
冯唐的文字反复告诉我:他读了很多书、他认识很多写书的人、他很讨女孩子喜欢、他对香港很了解,然后就是满篇的姑娘、姑娘。有点像是看单口相声了,还是正在排练中的单口相声,想起什么来就铺天盖地的说什么,不断的抖着机灵,一开始觉得这小包袱还有点意思,很快就觉得乏了。这些他自以为的有趣,慢慢变成了冷笑话。
说说冯唐金线:“文学的标准的确很难量化,但是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显然他是自有一条金线在心中的,所以自顾自的评价了许多文学作品。
记得之前金星和杨丽萍在做某舞蹈节目评委时起了争执,倘若舞蹈的标准也有一条金线,杨丽萍的金线是舞蹈演员是否是可塑之才,金星的金线是演员是否按游戏规则展现了爵士舞。那我们就来谈谈这条金线,不能量化,就意味着这条线有了弹性,有了弹性,就留了伏笔。图书销量、微博粉丝的数量与这条金线没有直接关系,再若隐若现,雾里看花,还是没能看出这本书所达到的金线。毕竟,畅销书和经典作品之间还是隔着很多很多个冯唐。
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没有伤春悲秋的小伤感,更像是自恋的炫耀:我看了那么多书、有了那么多姑娘,现在又写了这么多字,我还会有更多姑娘。这满纸的得瑟劲,还是让我看着看着就够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