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1100字
一本和原作篇幅相差无几的读书笔记,读下来,让人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透彻感,如作者对[驯服]一词的解读;但有时也让我产生了一丝丝伤感,比如站在五千朵玫瑰花的角度,对小王子没来由的否定行为的批判和指责,让我居然开始把自私这个词和小王子划上了等号,以至于这个人物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再那么完美。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些担心,会觉得从哲学的层面,以大人的理性视角去剖析这样一本童话,会不会破坏掉原作带给我的温情感。但诚如作者所认为,德圣埃克苏佩里在战乱年代写下这本书,绝对不会只是为了给孩子们讲一个睡前故事那样简单。在那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小王子,一定也是承载了作者的某种期盼和寄托的。而以这样的视角去解读,也不失为一种理解作者的方式。
这本书带给我的体会之一便是将原作中的角色进行了一次深描上色,让我对每个重要角色的印象更加具体以及深刻。以下节选某一部分:
〈橙色的狐狸〉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重构小狐狸形象的时候,我会把它想象成橙色。大概是因为我偏爱橙味汽水的原因,小狐狸在我心中也是一个深受我偏爱的角色。作者把狐狸看成智慧的代表,因为在小王子的整个成长历程中,他关于自我、关于爱情、关于友情的领悟多半都来自于小狐狸的启蒙。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小狐狸在一段不可得的恋爱关系中所展现的卑微和豁达。她爱小王子,告诉他驯服的道理。但当小王子介于玫瑰而拒绝驯服它时,它退让了,称朋友之间也是可以驯服的。它的退让,是因为它舍不得。而当小王子要离开时,它并没有苦苦哀求小王子留下来,而是告诉小王子不必愧疚,这便是它的豁达。将小狐狸描绘成橙色,大概是因为橙色在我看来,既有黄色的明亮,又有饱和度高的红色所带有的阴郁的悲伤。
立足现实,我们很多人可能在遇到某一个小王子的时候,并不是那一朵能得到驯服的玫瑰,而又有多少人,愿意做这只小狐狸呢?
小狐狸让我偏爱的原因是,它懂得爱。这样我想起某一则故事:当你因为一朵花漂亮而把它摘下来的时候,这是喜欢;而当你选择遥遥观望它的开放的时候,这就是爱。不自私、不占有,这是难能可贵的。最后附上小王子离开之前小狐狸所说的一段话:
你走后,每当风吹麦田,麦穗起舞,麦子的颜色就会提醒我,曾经有个金黄色头发的王子,走进我的生命,和我有过美好的相遇,成为我此生无可替代的唯一。
“我得到的就是麦子的颜色。”但正如作者所说,小狐狸又不吃麦子,麦子的颜色对它来说,又有什么用呢?恰恰如此,让我觉得小狐狸实在是太过懂事了,而懂事的人,又总是让人心疼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小王子的领悟》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