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摩相会》读后感1100字
这是我看过最喜欢的一本科幻小说。因为里面有对未知的敬畏和对人类是非心的肯定。
承托着这一份敬畏的是一群可爱又敬业的天文学家,他们时刻关注着宇宙,时刻保持清醒,时刻准备着迎接未知;也是他们发现了罗摩,开启了一个了解非人类文明的潘多拉盒子。
罗摩没有光变曲线。这意味着要么它不自转,要么它表面十分光滑。
计算表明罗摩并非不自转,相反它自转得太疯狂了,地球一天24小时,罗摩一天只有四分钟。在这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罗摩理应早就粉身碎骨了才是,它却还能以一个近乎完美的圆柱体在太空中游荡,闯入天文学家的视线,闯入人类文明。罗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被临时指派登陆任务的诺顿船长,在与罗摩相会后,生命的体验与荣光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度,同时也经历着最痛苦的抉择—在罗摩逐渐逼近近日点时(可能会撞向地球),是否要服从金星人炸毁罗摩的计划?答案在情理之中,但细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关乎道德的选择,,立马就能得到验证,而,却要很久,甚至永远都不能得到验证。
这大致是书中原话。
这也是我看过的唯一一本主角只有人类的科幻小说。在诺顿船长造访罗摩期间,呈现在人类面前的是,违反常识的柱面海和匪夷所思的扶梯,严丝合缝的建筑和神出鬼没的罗摩“生物”,诡谲多变的大气和错综复杂的海洋。这些,无一不在昭示着外星文明的存在,却迟迟不见外星角色登场。不,应该说,迟迟不见有思想的角色登场,放佛它们根本不存在或者丝毫不关心这些天外来客。直到最后,也没有出场。
它已经给出了最后的、近乎鄙夷的证据,证明它对这个被它大为惊扰的世界毫无兴趣。
这也是我看过的写与外星文明相处最和谐的一本科幻,也许是罗摩人根本不care 的缘故。罗摩在印度神话中是毗湿奴的化身,而毗湿奴是宇宙与生命的守护神。大概将这个突然出现又安然离去的圆柱体称为罗摩,也有“互不干涉才能维持宇宙和平”这种意味在。诺顿一行人在中轴区驻扎时,曾碰到过罗摩清洁工—外形酷似蜘蛛的机器。它们毫无攻击性,只是定期出现清理垃圾,至于清理到何处尚为不解之谜。在船员们多次“教导”之后,竟然也能明白哪些东西可以清理,哪些不可以。愣头愣脑的,有点可爱。船员们离开的那一天,对于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就像游荡到太阳系,对罗摩来说,也毫无特别之处,放佛只是一个休息站,稍作停留,便继续上路,去完成我们根本想不到的事情。
罗摩人似乎压根就不知道人类的存在,人类并不这么想:
如此彻底的漠视,比任何蓄意侵犯还要恶劣
而对诺顿船长而言,与罗摩相会,开启了一段肾上腺素飙升的旅程
与罗摩挥别,却留下了兴味索然的后半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与罗摩相会》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