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读后感1600字
此书是以美国单身女性为主体写的,我能想到的一切有关女性遇到的问题作者都写了,还有关于婚姻是否是每个人都需要都必须遵守的选择问题的提出。可能是西方发展的快社会分工变化比较早,女权、女性运动这部分看着会离我们远点,但也未必与我们环境未来的变化无关。我比较注意的是三大问题:女性的居住问题、女性之间的友谊、女性的工作、女性的婚姻生育问题。
女性居住问题被作者放在城市女性的生活方式里说,即使在美国,很多女性也很难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小户型住房也许是一途径,除此之外,她们也会孤独,希望有人能陪伴做些生活中琐碎的杂事,这种角色可能是丈夫,也有可能“只是需要别人帮你一下”。
当然生活中很多事情同性朋友都能帮上忙,有关女性之间友谊在书中被认为是危险关系,同性朋友常常是指导她们情感和心灵成长的亲密伙伴,这个是最贴近我的一个问题。书中某女说,
但事实上,你希望从男人身上得到的东西,我同样能从友谊中得到……与我而言,朋友不只是重要,而是最重要的部分
我个人在朋友关系中比较像书中的案例,生活中朋友不会很多,一般就是几个人联系往来,也比较喜欢两三个人一起玩的模式,这样比较说得上话,曾经两个人会特别要好,也常常有这种感觉,我和我的XX朋友一定会往来很久,友谊地久天长。但有一天难免会这样,朋友因为找到了伴侣或者为了去追随伴侣,逐渐疏远和分开。她们很多人或者说社会总是默认女性之间的友情是找到真正伴侣之前的替代品或临时组合。也许我也认同,那个时候我选择独自去适应展开另一段不一样的生活。
我们的成人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将朋友列入最难解的逻辑模式,不可以、也不应该围绕友情来建设我们的生活,相反,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家庭、婚姻、工作,可能还有老去的父母……
就此看来,女性的友谊之间变数太多了。我也确实经历过很多次友谊的褪色……“比单身更糟糕的就是围坐在一起讨论单身”这句糟糕的话很好的描述了我最近和老家的两位老同学之间的话题,由于生活圈子变化,还有最近其中一个马上要抓紧今年年底办婚礼,过年的聚会,还有这段时间的偶然联系,都是在聊她们回乡工作后的八卦、同学的八卦。我总结说,还蛮残酷的,现在那些还在家乡的男孩子,要是会那么容易相个亲就马上喜欢上,是不是以前高中早就早恋了呀。当然,临时很难安排上了,如果每次她们突然的喜事我都要去,我的年假平时就不敢用了,自己该干嘛还是干嘛,做好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吧。
女性面临的职场压力其实很多也是和婚姻生育问题紧密关联,可以理解,企业不愿意去承担这部分变数和经济压力,这部分法律法规及职业性别歧视在书中说的比较少,可能美国做的比较好。但是还是不能排除女性自己在职场上升期遇到的问题。书中举例,克林顿向希拉里求婚大致这样的措辞,我希望你嫁给我,但觉得你不应该嫁人。
有关生育由于工作或者晚婚或者丁克等种种问题,很多女性比较晚才准备做母亲,身体上要受很大的考验,而且必须要“在生物钟滴答完之前及时找到生育途径”,现代的医学技术给女性更多选择,没有遇到合适的人组建家庭或者暂时不准备生,越来越多人去冻卵。且不讨论伦理问题,生育压力很多是父辈们压下来的,有个案例,某女她爸爸推她一篇文章,生育并非一定要结婚,这就是另一种选择,冻卵 仓库里随机选一个先生娃别的再说,对此我怀疑她爸爸的动机如何,是否有的父亲眼里,他的小孩也只是一个生小孩的机器呢。
生活的方式很多元化,但有的时机确实是不同,推荐女性都可以看一看,虽然国情不太一样,某些状态总会经历的,可能会有艰难时期,但不会总是艰难,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长辈后辈之间的情感,都是随时是流动状态的。(就在我还有几十页快看完的时候这边下架了平板没联网就在平板看完了,别地也有。其实我坚持看完更多的还是强迫症,如果能看完一半以上,那就要看完,至少看一本书我可以给个圆满,就是好像暂时是标记不上了。好讨厌啊,能不能不要像突然失联的朋友一样,提前通知一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读后感_1600字